饭耳 作品
第162章 茶厂开工(第2页)
补充得再多,它依然会耗尽,哪有什么永世不败的王朝?
“汪经理,十一能搬进办公大楼吗?”
黎逢春也是带着任务来的,蒋婷他们在向阳宾馆租房子办公半年了。飞浪达公司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
黎逢春则带着另一个班子包括财务,在上海百达集团总部办公。
随着飞浪达产能的不断扩大,急需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用来整合公司行政和业务。
“根据当初的计划,十一应该是能搬进办公大楼的。主体结构5月份就能封顶,现在有刘浪的大型直升机,材料运输非常快。有4个月的时间用来装修完全够了。材料也是用得最好的,无须担心甲醛和其他有害物。不出意外,十一可以正式入驻。”
汪峰几句话就将事情说了个明白。
“好吧,我下午就回沪市了。后天茶叶出来,你亲自将样品送到总部,我们请专家品尝过后再定价。”
黎逢春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嘱咐汪峰在茶叶出来之后第一时间赶往沪市。
午饭过后不久,一架直升机在库区上空盘旋,这是电视台和某文化传播公司在拍新闻素材和制作飞浪达的生态养殖宣传片。
陆海军作为秀水县的常务副县长,飞浪达生态养殖是他引进和促成的产业项目,对他来讲,政治意义巨大。
听黎逢春说,这次的新闻专题片要上中央电视台,是陆海军将来升职的重要证绩。
而宣传片将在悦海酒店和百达集团旗下的商超里滚动播放,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食材的原产地和种植养殖方式。
目前的飞浪达生态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等黄精酒厂正式投产,飞浪达才会真正起飞。
晚上,骆老爷子特意赶到刘浪家来蹭饭,和马国伟,刘浪杯酒言欢。
“刘浪啊,什么东西到了你手上,真的是化腐朽为神奇。那座茶山,不说树龄老化,就算是正值壮年,也不可能亩产千斤,300多斤就到头了。今天那茶树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团团簇簇的,称之为神迹也不为过。”
骆老爷子抿了一口酒,摇着脑袋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哈哈,骆爷爷,还得要你把控品质呀。这几万斤新茶要在短时间内炒制出来,人手够不够啊?”
刘浪现在担心有没有熟手?而新鲜茶叶从杀青到炒制,两三天时间就要出来。
虽然每天只采5000来斤,但都是古法制茶,对制茶师的手艺和数量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个你可以放心,青石湾宝树村,包括卢湾村50来岁的人都会制茶,人手我早就预定好了。虽然说是古法,还是用现代设备改进了一些的。一个人一天炒100斤茶,没什么问题。我请了60多个人,也就十天半月的事儿。你看给他们多少钱合适?”
骆老爷子与马国伟碰了碰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骆爷爷,每人发1万吧,春秋两季就是2万,我让飞浪达公司按这个标准发。青石湾以外的人,过年的时候每人再发5000红包,这个钱我个人出。来年,咱们还请他们。”
对于附近村组的叔叔婶婶们来说,一年用不了一个月时间挣2万多块钱,已经可以了。
虽然刘浪将自己的茶叶定在10万一斤,但是这种附加值并不是制茶师傅给的。
某种意义上说,用现代工艺炒茶机,刘浪的定价还是在10万。至于飞浪达卖多少钱一斤?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行,你能够照顾乡亲们,我很开心。你放心,这门手艺我会毫无保留地传下去。来,国伟,刘浪,咱们再喝一个。”
骆老爷子非常开心,他知道刘浪是在以这种方式帮助自己实现价值,同时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青石湾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