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高林密雨水不缺,原本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宝地,然而地处南北要隘,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多年兵荒马乱破坏植被,下雨则洪水成灾,无雨则川旱湖涸,致使本地群众温饱都成问题,九县七个国家重点贫困扶持,两个省贫困扶持。
联产承包时,四成人口平均纯收入不到一百五十元,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人均纯收入已达七百三十元,只有低洼易涝地区和深山库区的一成人没有脱贫,是了不起的脱贫战果。
苏南社队工业变成乡镇企业,珠江依托三来一补,都很快富了起来,然而玉阑地处中部,想要脱贫致富,难以直接挪用沿海地区的模式,分散的小农经济导致他们缺乏办企业的资金,远离工业发达的城市让他们缺乏经营企业的传统。
双重气候不利,一边年年发大水,脱贫复返贫,饿怕的群众事实上将以粮为纲的惯性延续到八十年代末,没有精力发展经济,一边存在种种内在消极因素,阻碍农村地区发展经济……”
费专家写到这里停笔,略微整理思绪,继续笔耕。
“玉阑群众必须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路子,这条路就是‘公司+农户’,我初次听说这个语汇是在一份科技致富类型报告上,那报告很长,统计了全豫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致富经验。
简单来说,就是以某一支柱产业为基础,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
以提出这个模式的青云农业为例,他们在产前向农户提供种苗、指导栽培,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产中指导防病防害、施肥浇水,保证质量,产后收购产品,统一外销。农户生产,公司服务,所以叫公司+农户。
当地接受这一模式的农户,把自家田地称作无墙工厂,要以草根资源发展草根工业,走向富裕之路,青云农业的经验鼓舞了全区群众,陆续涌现九百多个这样的公司,加入这张大网的农户,人均增加年收入三百元。
毫无疑问,这张网威力很大,一面联系千家万户、村村乡乡,可以充分发挥男女老少零散的劳动力,一头通向国内外各地的大市场……”
这些日子的考察见闻,酿就他充沛澎湃的情感,报告一书而就,行云流水,至报告写完仍意犹未尽,思来想去再度铺开稿纸。
“此次玉阑行,有两个人和他们的故事,我认为值得写一写,一个是我的老乡,把荒山变成花果山,找回金牛,一个是当地的小伙,于荒僻中创业,养出金牛……”
写完之后,费专家终于收手,唤来陈助理,说道:“寄给《瞭望》吧。”
“这么厚?”陈助理讶然,略微翻看稿纸,瞧见游记、附录似的金牛篇,迟疑道:“新闻周刊恐怕不会刊载这么长的报告,尤其是点名道姓写人的这篇。”
费专家平静道:“寄吧,刊载与否是他们的事。”
陈助理感受到某种情绪,连忙道:“我会保存好原稿,要是他们不刊载,将来各处考察结集成书时加上。”
“都在周刊上登过,还……,算了,随你们怎么处理。”
“好嘞。”
…………
江城。
拎着水壶浇了一圈花回来,梁若蕙戴上眼镜,阅读报纸杂志,退休后精力不济,没法在其他岗位上发挥余热,便开始享受生活照顾家庭,但是国家大事不能抛下,瞭望新闻周刊就是必读之一。
作为全国第一通讯社主办的时事政经类期刊,以深度解析、前瞻权威著称,被誉为思想库和智囊团,无论哪个群体想关心天下大事,都要订购一套。
“青云农业?”
漫不经心的梁若蕙立刻正襟危坐,仔细阅读玉阑行以及后面的金牛篇。
“罗学云是根正苗红的三代贫农,念不起书,吃不饱饭,但是很爱学习,尤其自学,他说吃饱穿暖是第一动力,激发人想尽一切办法,只是要动得更久,必须有兴趣和热爱。
这两件事他都找到,而且做到。
分地那年,他正面临娶媳妇的难题,可家里实在没有余粮,新衣服都扯不起,父亲还整日叫他下地干活,令他没有空闲,认识到绝对不能这样下去的罗学云,频频往山里走,一方面采挖些草药贴补家用,一方面想从大自然中找到启示。
很快他就下定决心,改种经济作物,要说服父亲并不容易,所以他选中小白菜这个生长周期短,收成快的蔬菜,证明给父亲看,本钱就来自于他摸鱼捉虾和采草药。
在他的精心耕种下,小白菜收成了,或许是山里发现的种子,又贴近大山种的,种出了自己的特色,清冽香甜纯粹,挑到乡里县里叫卖,大受欢迎,为了跟别家区分,便叫做青云白菜。
罗学云所在的小队一脉同宗,所以都是一样的穷,很是有几家干不了体力活的,于是恳求提挈,一传二,二传三,越来越多人知道,没到过年,以罗学云为首的上罗坡蔬菜生产小队就事实成立,大家都拿出一部分田地,跟着他搞蔬菜生意。
很快,罗学云就被连作问题带来的减产和病虫害困扰,在咨询过镇上的技术员后,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蔬菜生意该怎么做,扩大领域、专业分工,不止生产小白菜也要生产其他蔬菜,有的人负责种子、有的人负责生产、有的人负责销售,青云菜业红火起来。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罗学云并没有放松,他喜欢读书,经常琢磨,很会举一反三,连作障碍问题让他意识生产经营需要人才,小队贫困邻居上门求助令他意识到村里的乡亲可能会效仿,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就得做更多的事。
于是青云蔬菜卖到玉阑各县,规模从小队做到大队,着手养鸡养鸭养鱼,可使青云菜业度过混乱无序,蜕变成青云农业的原因,却不是业务量的增加,而是夜校培训班,技术员和中专老师填鸭式地将知识灌给乡亲们,残酷的经营跟着筛选出真正能做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