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逍遥 作品

第684章 我开玩笑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很多地方家和国是相似的,譬如大伙攒了家底,就想着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经济发展有了积淀,就会修路通电通讯,若不如此,怎么让大家伙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日复一日的辛勤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雷荣赶时髦购买大哥大亦在情理之中,既是向别人展示,也是告慰自己的付出,奖励机制本就是进步的阶梯。不过,他的野心更大,光是外物彰显尤嫌不足,想要在雷云层面大干一场。 

 “《我爱我家》接连被各大电视台引进,虽说褒贬不一,但是观众爱看,给雷云带来不菲收益,《编辑部的故事》主创稍有变化,因而在延续风格的同时,还有创新,长江台首映效果很好,连带着江城电视制作中心都向我们抛出橄榄枝,想收编我们。” 

 雷荣的语气十分骄傲,显然成绩优异,让他脸上分外有光。 

 “我本想着拒绝,但考虑到雷云制片部门薄弱,创作依赖汪朔这些作家,摄制依赖鄂台制作中心,随着两部剧作的成功,人家水涨船高,再合作情谊砍不了多少价,也导致我们没有独立制片的能力,处于不利地位。 

 想着多交朋友总是没错的,便跟他们掰扯一番,拉近关系但保持距离,大家互帮互助。” 

 罗学云笑道:“这是好事啊,意味着雷云得到行内认可,不要拘束,不要自我设限,上头管得严,不许民营公司独立制片,雷云要发展决不能吊死一棵树上,不然人心思变,免不了麻烦。 

 不光江城,庐州海豚台的于亮,刘桂时不是认识么?如果他们有好项目也可以合作嘛,现在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反而名头不是最重要的。” 

 “我就说英雄所见略同。”雷荣喜道,“那么你也同意拍摄武侠片喽?” 

 “什么乱七八糟的。” 

 “武侠片近来好火的,观众贼喜欢看,简单轻松,打打杀杀也有趣,比动嘴皮子的我爱我家更流行,甚至不需要知道人物关系,不需要从头看起,光是瞧明白正反好坏,就能津津有味,收视率好高的。 

 江城制作中心想跟雷云合作武侠片,改编目标就是《武侠》杂志刊载温先生的四大名捕系列,金古梁温只剩温先生笔耕不辍,还极有热情参与活动,上映时请他北上宣传,再来一波签售会,稳赚不赔啊。”雷荣道,“这符合你一贯的要求,一鱼多吃,怎么样,做不做得?” 

 罗学云道:“咱们这关系我就不藏着掖着,雷云虽然声名鹊起,底子却很薄,没有多高的容错率,一部片子惨败可能直接把公司干倒闭,尤其是古装剧,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都是海量投入,雷云既没有经验,还没有家底,贸然扎进去,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还不如稳健拍摄时装片,布景服化道啥的都有现成,不需要另行制作,只要剧本扎实一些,拍摄稳当一点,电视台会很青睐,观众也喜欢,不需要考虑剧集以外的因素,什么太血腥,什么不良影响之类的。 

 最关键受众广,全家都能坐在一起看,而不像古装武侠片,部分观众或许会接受不了。” 

 雷荣揶揄道:“你该不是担心古装背景无法内置青云产品的广告吧?” 

 “我还没有那么狭隘。”罗学云摆摆手道,“再者说,要内置广告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直接说江湖人都喜欢喝青云绿茶,喜欢吃陈清方便面,只是不露出现代包装,难道就起不到广告和引流作用么? 

 而且青云不内插广告,也就不用多付费,有必要阻止雷云干什么?还不是站在雷云角度,知道成功来之不易,不想你贪功冒进,一下子葬送。” 

 雷荣嘟囔道:“论起做事气魄,你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气,怎么现在裹小脚起来?好剧本不容易寻得,排期制作更是一堆麻烦事,正该雷云抓住机会勇猛精进,畏头畏尾岂不是错失机会。 

 武侠片的热潮不用多说,两岸三地,电影电视,都喜欢这种类型,光看《武侠》杂志不惧盗版,勇敢活下来,就可看出苗头。 

 眼下各地都在翻新建设,古建筑将拆未拆,非常适合取景,一旦全部改成现代模样,届时再拍反而要重新搭建布景,成本才高。 

 何况,雷云不是独立承担,还有江城制作中心,等于分担风险,若能提前安排好上映电视台,保本没什么问题,最后赚不赚的,今后再说。” 

 罗学云略微沉吟,道:“咱们说好的,雷云交由你全权负责,想挥洒笔墨画成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前两个项目小有成功,便是奖励而言,也该让你无条件尝试。 

 只不过剧本和拍摄都要慎重,尽最大可能保障成功,否则真翻了船,掀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可能一错百错。” 

 雷荣大笑:“话说到这份上,我肯定得给你打包票好好干。” 

 “不过,我不建议你开头就挑战四大名捕系列。” 

 “为什么?” 

 “受众。以前的作品老归老,也意味着它们传播时间长,故事受众多,在它影视化之前,就已经被人熟知,先天具备关注度,失败风险低,就像年初电影《大决战》系列,大家知道这拍的是什么,广告就不言而明。 

 而新作胜在新奇,或许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更新鲜,但知道它的人就是少,年轻读者读过,更大年纪呢?其他职业呢?刻画人物,表现故事的难度就更高,你没有顺风车可省力。” 

 雷荣默默听着:“有道理,看样子你已经有腹稿。” 

 罗学云脑海中不禁浮现经典唱段,一个女孩跟老人对话念白。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可是后来无数人的青春,念念不忘的回忆。 

 “白眉大侠,听说过吗?” 

 “单老的评书,我听过。”雷荣激动道,“我明白你意思了,武侠片的火爆是年轻读者和年轻观众捧起来的,论及原著,受众局限,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四大名捕是什么意思。 

 但评书讲过的故事,不分年龄段,都能叫上两句,最起码知道主角是谁,故事什么样,把它影视化,就借了原著的便利。尤其是我国武侠小说市场近几年才兴盛,而评书却通过收音机,传遍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