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北静王也有私心,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个让武勋压过文官的机会呢?
不仅如此,他还给一众武勋找好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只要家中子弟能够掌握浩然正气,那么家族就将改换门庭,从此长盛不衰。
毕竟已经出现了浩然正气,那么以后真正厉害的读书人,必然是要掌握浩然正气的,没掌握的都是书没读通的。
这就基本上等于谁掌握了浩然正气,谁就掌握了书本的最终解释权,谁就占据了大义。
而现在,这种解释权,显然是掌握在了武勋的手里,怎么可能不提防一众文官?
是以这件事虽然要让皇帝知道,但一定要保密,只有到端午公开,利益才能最大。
是以北静王这时解释道:“皇上,如果您明天说了贾政掌握了浩然正气,那些官员端午还会去贾府吗?”
“如果他们不去,没有他们的认可,贾政掌握浩然正气的事情,怎么才能证实?”
“如果不能证实,又怎么才能显示本朝的文治之功呢?”
皇帝闻言,也冷静了下来,这事还真的急不得,而且他还需要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新的布局才好。
贾政如果掌握了浩然正气,那威力就太大了,他必须对朝廷,进行新的平衡,不然朝局势必失衡。
想了想说道:“也是,戴权,传旨四皇子,让他跟着水爱卿,今晚一起去贾府,看看贾政掌握的是不是浩然正气。”
戴权闻言,对着皇帝行了一礼,就去宣旨了,戴权走后,皇帝继续说道:“爱卿,你与贾家相交莫逆,若那贾政,真的掌握了浩然正气,那朕该怎么安排他?”
北静王听后微微一笑,知道皇帝已经有了想法,准备弥合与贾家的关系了。
由于贾家是先皇安排给太子的臣子,所以皇帝和贾家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冷淡。
现在贾家出了一个大才,还是压都压不住的大才,皇帝当然要想办法争取了。
但是由于以前的问题,想让皇帝主动对贾家示好,根本不可能,只能北静王说了。
不过这对贾家乃至整个武勋集团来说,都是好事,能让武勋在与文官的斗争中占据主动。
是以北静王笑道:“陛下,这事我与贾赦也聊过,贾赦说贾政有意入国子监传授浩然正气。”
“臣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如果能证明他掌握的是浩然正气,不妨让他入国子监,当个司业。”
“如果真的有人能从他那学会浩然正气,那让他执掌国子监也无妨。”
“当然如果真的能让别人学会浩然正气,那让他入都察院也不错。”
皇帝闻言思索一番,感觉这安排也不错,贾政本是一个六品的主事,现在提拔为国子监司业,就是从四品了,等于直接连升三级。
正常朝臣,可能需要十年才能跨过去,而且后续的规划,也比较符合皇帝的心意。
如果真的能教出掌握浩然正气的人,给他一个国子祭酒也是应有之义。
至于说去都察院,那纯粹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说还太早,不过能让都察院的人都掌握浩然正气,倒是挺让皇帝动心的。
是以说道:“倒是不错的安排,如果他真的掌握了浩然正气,那就让他入国子监当个司业吧。”
“至于都察院,倒是可以让所有御史入国子监学习,如果都察院的所有御史,都掌握了浩然正气,本朝的朝堂,将再也没有奸臣生存的土壤。”
见皇帝没有调贾政入都察院的意思,北静王也不再多说,毕竟现在还不能确定贾政掌握的就是浩然正气。
而且他现在官职也太小,去都察院也不合适,难道让他去当御史或者经历吗?那些官职品级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