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目不斜视,说道:“微臣也赞同曹国公的办法,将能征善战的巢湖水师派往沿海,发挥巢湖水师之所长,省的巢湖水师许久不动兵,荒废了,而且市舶司多少能收些赋税,若就此取缔未免可惜了一些。”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有了笑意,道:“胡相当真这么想?”
“陛下,臣所言句句肺腑之言,倭寇横行祸乱百姓,岂能不清剿就开海禁,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何况有陛下您在,我大明军队所向睥睨,何惧一个小小的倭寇呢?”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话说的才像是一国之丞相的气度与眼光。
当即,朱元璋大袖一挥道:“来人,将颜希哲带下去,好好查一查,尤其是与江浙有关的人与财物往来,更要严查!”
颜希哲张了张嘴,死死盯着胡惟庸。
他不明白胡惟庸怎么这么狠心玩了一手弃车保帅?他所行之事,都是听你胡惟庸的啊!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颜希哲高呼冤枉,被侍卫带下去,不过从头到尾,他都没敢攀咬胡惟庸一句。
他清楚,胡惟庸在,他颜希哲还有活路与复起的机会,若胡惟庸倒了,他颜希哲也完了。
颜希哲被拖拽下去,直到喊声消失不见。
朱元璋感觉神清气爽,对于这个一直和自己唱反调的户部尚书,朱皇帝早就不爽了,正好趁此机会把他弄掉,换一个懂朱元璋心意的臣子上去。
从这一刻开始,朱元璋就没打算让颜希哲官复原职,就算颜希哲两袖清风没有收钱,朱元璋都不会再录用他回归户部。
随即,朱元璋清了清喉咙,道:“诸位爱卿,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尽管说出来,对于市舶司的去留问题,各抒己见。”
群臣噤如寒蝉,你看看我看看你,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堂堂的户部尚书,就因为与杨帆争议了两句,便被带走查办。
颜希哲能走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说他手底下干干净净,那是不可能的,这一调查,多半要折在此事上。
“陛下,臣认为市舶司应该保留,否则让倭寇轻视我大明,有损国威。”
“曹国公之见甚好,派遣巢湖水师前往江浙,对付倭寇是再好不过了。”
“臣附议!巢湖水师水战娴熟,有俞通源在,倭寇绝不敢再犯我大明沿海!”
……
颜希哲为后来的大臣探了路,关于巢湖水师迁徙往江浙的事情,顺利通过,至于裁撤各地市舶司的事情,更是没有人敢再提一句。
朱元璋满意的看了杨帆一眼,道:“传旨,命俞通源率领巢湖水师,十日内赶赴江浙,然后配合江浙都司,势必要剿灭倭寇,扬我大明之国威!”
随着一声退朝,这场大朝会算是圆满结束了!
巢湖水师迁移,户部尚书落马。
前者对于文武百官来说并不是太大的事情,毕竟江浙沿海的倭寇也打不到应天,但后者的影响太大了。
那可是六部中户部尚书,大明朝有数的实权官员,就这么被杨帆斗倒了?
前有汪广洋,后有颜希哲,汪广洋虽然被贬,但好歹还能做官,而且性命无虞,而颜希哲被杨帆扣了一顶大帽子,真查出点什么来,小命不保。
还有宋濂宋老大人,被杨帆气的卧床不起,听说已经病入膏肓,不知真假。
刹那间,百官看杨帆的眼神,如同看活阎王一般,这杨帆简直成了官员杀手!
一个煞星!
曹国公李文忠离开大殿的时候也看了杨帆一眼,那眼神颇为复杂,有赞赏,有忌惮,还有些别的情绪……
杨帆在百官忌惮的目光中也随着人群离开,形单影只,没有人敢与他同行。
杨帆浑不在意,他本就是一个孤臣,何须有同行之人?
………………
三日后,刑部大牢。
颜希哲捧着一卷书,坐在牢房中,借着牢房小窗透进来的日光,貌似在读书,不过他这本书,看了快半个时辰,还未翻阅一下。
从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一夕之间成了阶下囚,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此时的颜希哲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他是胡惟庸的亲信,胡相不会看着他落难,坐视不管的!
颜希哲不断安慰自己,胡惟庸一定在外面上下运作,保他能全须全尾地出去。
人啊,有时候需要希望,才能靠着希望活下去。
三日来,颜希哲不断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了。
恍然间,他见到牢房外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影与胡惟庸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