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太子监国(第2页)

 闻言,杨帆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臣久未曾经手政务,更不了解琼州府,唯恐大放厥词,耽误大事。”

 朱标笑了笑,道:“杨先生的才华本宫知晓,你我私下里又何必客套?说吧,你心中对此事究竟怎么看的。”

 杨帆想了想,道:“殿下,臣说的是心里话,对于琼州府当地以及附近海域的情况,臣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下判断,不过臣认为,是否设立市舶司,不是根本,也不是当务之急。”

 朱标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说道:“杨先生继续说,这当务之急又是什么?”

 杨帆轻声说道:“走私!未来我大明的海贸必定发展迅速,届时会有大量的民间商船走私,这些走私活动会让地方的势力迅速膨胀、崛起,削弱我大明海贸的收入,甚至有一日……”

 朱标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向杨帆,道:“甚至有一日会怎么样?”

 杨帆叹了口气,道:“甚至有一日,当这些势力的触手伸进了朝堂,会纠集力量,断了大明的海贸,将所有利益全部侵吞到自己手中,到时候朝廷的财政会出大问题。”

 朱标的眸子里爆发出精光,喝道:“他们敢!”朱标太清楚财政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一旦财政崩溃,国家还怎么运转?

 杨帆理解朱标的愤怒,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我大明开国才二十六年,他们当然不敢,但如果走私不想办法遏制,臣所说的事情早晚会出现,或许在五十年后,或许在百年后,到那个时候陛下、殿下,还有臣等都不会在世上了。”

 朱标听闻这话,不禁上下打量着杨帆,道:“杨先生对此事已经考虑许久,是不是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

 杨帆微微一笑,从衣袖中取出一封奏疏,道:“殿下圣明,臣与辽东承宣布政使司都事杨寓曾经就此事商议过多次,并写成奏疏,请殿下过目。”

 杨帆这封奏疏的内容,整体就是杨士奇当时提出的“朝廷为主,商贾为辅”的政策。

 通过官家商船行商,带上商贾的商船,让商贾有利可图,并与官家的商船利益绑定,其核心其实就是“让利与分配”,再对私下的走私予以严厉的惩罚,来打击走私行为。

 当然,在此基础上,杨帆与杨士奇还认为应当建立监督海贸的机构,防止当地的市舶司发生腐败与官商勾结的情况,侵吞朝廷的收益与税银。

 洋洋洒洒快上万字的奏疏,里面方方面面全都提到了,看得朱标连连点头。

 杨帆继续说道:“殿下,多年前臣曾经前往泉州府晋江县为官,那时候就曾见识过泉州府的官官相护,三大市舶司这样的事情一定不少,所以为了为将来海贸打下基础,整治市舶司,重塑沿海的海贸格局,是一定要做的,否则等到将来再做,会艰难数倍!”

 朱标爱不释手地捧着奏折,颇有些埋怨地说道:“杨先生有奏疏,为何不在朝堂上献出来?反而让诸位大人争论了那么久?”

 杨帆无奈地笑了笑,问道:“殿下觉得这一封洋洋洒洒的奏疏,就能说服那些反对的官员么?殿下,他们有的是反驳的理由,耍嘴皮子谁能耍地过他们?”

 朱标想了想,也笑了,因为杨帆说得对,朝廷的文官能将黑的说成白的,这本事朱标见了太多了,他合上奏疏,背着手来回踱步,道:“那以杨先生看,要怎么才能推行此事?”

 杨帆指了指南边,道:“需要一个由头,派人前往三大市舶司以及沿海,搜集证据,最好再由百姓入京告状,或者由当地的官员上书请愿纠察市舶司与走私,如此殿下才能顺水推舟开启真正的调查。”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水,这百姓产生的民意,有时候就是一柄剑。

 朱标不是朱元璋,朱元璋如果想要调查,那是一句话的事情,谁敢拦着?但朱标想要调查,那群官员肯定不会轻易松口,尤其是与沿海有利益勾连的大臣。

 朱标的身上轻松了不少,对杨帆说道:“明日杨先生带着杨士奇入宫,本宫想要见一见他。”

 杨帆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朱标的意思,朱标这是要重用杨士

奇了。

 杨帆轻声说道:“臣遵命,士奇为人谨慎、踏实,才学不俗,若是派往南边调查市舶司与走私之事,是个不错的人选。”

 杨士奇在辽东,以及随军的时候当差表现得很是出色,如今终于等到了机会,再进一步。

 朱标微微颔首,道:“前往南边调查虽是私下调查,但危险少不了,就让蒋瓛挑选锦衣卫中的好手,随行保护杨士奇,不过还要等本宫见过他本人再说。”

 杨士奇困顿了好多年,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机会,杨帆打心眼里为杨士奇高兴,这位未来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必定会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在杨士奇困顿的时候,拉了杨士奇一把的杨帆,也会成为杨士奇一辈子的恩人。

 当杨帆离开皇宫,将这个消息告诉杨士奇的时候,杨士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过是辽东一小小的七品都事,居然能获得面见太子的机会?

 更令杨士奇惊讶的是,太子殿下要将一桩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只要杨士奇办得好,从此之后,他就能一飞冲天,跻身于朝堂上。

 杨士奇对杨帆的感恩戴德自不必说,为了面见朱标,他更是激动的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不过杨士奇不会想到,在第二日,一场由国子监掀起的风波,将席卷应天,将矛头对准了刚刚凯旋而归的梁国公蓝玉与长安侯杨帆。

 洪武二十七年,一月上旬,应天。

 随着除夕临近,应天城越发热闹,当曙光划破黑暗,应天城再度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忙于生计的小贩早早出摊叫卖,街道上早起的百姓川流不息,一驾马车缓缓地穿行于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