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腹中早有谋略,看向宋讷,道:“宋大人,这些日子国子监的监生们是不是还在为了监丞的事情闹腾?”
宋讷微微一怔,说道:“在闹,不过已经被暂时压下来了,詹大人的意思是……”
詹同微微一笑,说道:“阻止明年出兵,并不是非要我等出头,那些国子监的监生是好棋子,由他们牵头,我等后续跟上就好。”
宋讷的眼睛一亮,道:“詹尚书此计甚妙,国子监的监生们正满腹怨气,正好借着这机会让他们发泄怒火,给太子殿下施压!”
若朱标接过朱元璋手中的担子,在理政的初期肯定会小心谨慎,国子监那群监生的意见,朱元璋可以不在意,朱标却不行,到时候宋讷等人就可借题发挥,直接说服朱标不要在明年出兵!
詹同等官员能坐到今日的位子,都不是蠢人,他们很清楚若能明年出兵,一举击溃瓦剌,那瓦剌今后五年到十年,只会跟鞑靼一起烂下去,威胁不到大明的北方边疆。
可留着瓦剌,瓦剌兵不血刃蚕食鞑靼的力量,只要数年积累就会再度起兵。
但那又如何,为了争斗,为了压制武将的权势,这都是不必要的牺牲罢了。
大明的文武之争,已现端倪。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对于应天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月份。
自洪武皇帝朱元璋病倒后,应天整整持续了半个月的戒严与宵禁,直到一月来临,才传来朱元璋病情好转的消息。
随后,朱元璋命太子朱标代为监国,他要与马皇后前往中都凤阳老家休养身体。
这一圣旨出现,朝野泛起波澜,就连天下人都惊呆了,身为工作狂的朱皇帝,自从登基后就没有一日闲过。
如今却彻底撂挑子,回中都凤阳休养,这是要彻底交班做起甩手掌柜了?
朱皇帝去凤阳休养,朱标算是彻底成为大明的掌舵人,朝野之中人心思动。
有人开始谋算未来的后路,有人在想着迅速向朱标靠拢,还有人在谋划阻止北伐……
波云诡谲的朝堂人人都有各自的心思,但是因为朱皇帝还未曾离开,一切都在暗处暗潮汹涌。
乾清宫内,毛骧守在乾清宫的宫殿之外,目光锐利,而在乾清宫内火盆烧得正旺。
吕复正在为朱元璋诊脉后,轻声说道:“陛下的病情已经稳定,然陛下年事已高,切不可再纵情饮酒、大喜大悲,也不可再操劳了。”
朱元璋的病情有了好转,忙碌多日的吕复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向朱皇帝告辞。
待吕复离开后,朱元璋自嘲道:“打了一辈子仗,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多喝了几杯酒还要受这份罪,呵呵。”
魏国公徐达坐在床榻边,须发皆白的徐达精神头不错,道:“陛下,咱们都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吕先生说得没错,要节劳了。”
朱元璋转了转身子,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道:“咱等过了除夕一开春,就与皇后去中都,以后天下的事情就交给标儿了。”
魏国公徐达的眉毛抖了抖,笑着说道:“陛下,您当真准备什么事情都不管了?臣不信,不然您今日为啥叫臣来呢?”
朱元璋能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徐达,他们两个太熟悉了,朱元璋瞧了徐达一眼,扑哧一声笑了,然后说道:“咱就知道瞒不过你,咱的身体你也看见了,是越来越不成了,趁着还能动弹,咱得为标儿把把关。”
“有咱在,应天城的那群牛鬼蛇神都在藏着掖着,咱离开了,才能让标儿看看这朝局与天下真正的风雨。”
徐达沉默了片刻,笃定地说道:“太子殿下敦厚仁义,定能担负起重任,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标儿的品行咱从来不担心,咱担心的是他的手段太嫩,耳根子太软,那群人的手段一用上,他便退缩犹豫!”
朱皇帝太了解朱标了,朱标有才能也敦厚,但就是没有朱皇帝的铁腕与狠心。
太过敦厚,如何斗得过八百个心眼子的文臣?如何压得住功勋卓著的大将?
徐达微微眯起眼睛,道:“陛下,明年我大明本计划着出兵瓦剌,这可是军国大事,您不处理好再离开应天么?”
朱元璋笑了,说道:“这就是咱留给标儿的第一个考题,标儿能处理好,咱才能放心,标儿若是处理不好,咱就为他斩去荆棘!”
朱皇帝的眼珠里射出一道精光,他倒要看看谁敢成为朱标路上的绊脚石。
朱皇帝的病情好转,应天城戒严解除,应天人终于能好好地为迎接除夕做准备。
全城无论是富户人家,还是平头百姓,皆张灯结彩,开始迎接除夕佳节。
应天,长安候府。
杨帆与妻子朱婉儿漫步在府邸中,朱婉儿轻声说道:“母后说你送到宫中的补品很好,尤其是辽东的老山参滋补得很呢。”
朱婉儿如今长居应天,与宫中的走动很是密切,朱元璋生病期间,她也送回侯府不少消息。
杨帆笑了笑,说道:“也好,我传讯回辽东,请青田公再送些山参来应天,待开春父皇、母后去中都凤阳,一并带上。”
朱婉儿嫣然一笑,点了点头,忽然说道:“夫君打算什么安置那位庆顺公主?总不能一直将人间晾在辽东吧?”
朱婉儿口中的“庆顺公主”,乃是高丽王王禑之女,高丽王家迁往大明后,庆顺公主也来了大明。
杨帆有些头疼,他不喜欢庆顺公主,也没有与之成亲的想法,道:“依夫人之见呢?”
朱婉儿轻笑一声,说道:“自然是与庆顺公主成婚,履行对前高丽王的承诺,夫君不可失信于人,而高丽得知夫君与庆顺公主成婚的消息,人心会更稳定,你前几日不还说因卢庚、黄东领兵去耽罗,局势不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