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与杨帆说了很多的话,大多都是些家常,嘱咐他吃好、穿暖,嘱咐他不要因为郭桓案心中抑郁,憋坏了自己。
杨帆的能力与性情,马皇后从不担心,唯独担心他太要强,成为白衣后郁结于心。
杨帆离开坤宁宫的时候,带走了好多套衣衫,他喝了不少酒醉醺醺的。
马皇后牵着朱雄英与朱允炆的手,叮嘱杨帆与朱婉儿慢些走,别摔了。
杨帆转过身与她们挥手告别,马皇后等人的身影在灯火阑珊中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一直到消失在了杨帆的视线里。
杨帆落脚应天,宅子修缮了五六日方结束,宅子修缮好了,六月六日,便是杨帆乔迁的日子。
应天,刘府。
刘三吾今日起得很早,梳洗一番后用过早膳,便悠闲地在家中读书。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府外有人来访,这人年岁约莫二十四五岁,相貌堂堂。
他名为白信蹈,乃是王府纪善,不过少有人知道,白信蹈早年还曾受过刘三吾的一个月授业,算是刘三吾的半个学生。
到了书房外,白信蹈恭敬地向刘三吾行礼,道:“学生白信蹈,拜见恩师!”
刘三吾发出爽朗的笑声,道:“信蹈啊,今日难得休沐,大好时光,许多人都去城外郊游,你怎么没去?”刘三吾的心情极好,朝堂上斗倒了杨帆,他心里别提多畅快。
浙江、江西、福建三地的民乱,到底是怎么起来的,刘三吾心知肚明。
白信蹈笑着走进书房,道:“本来是要去看热闹的,不过,学生得知了个消息,恩师肯定感兴趣,这不就来了?”
书房里,刘三吾正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字,头也不抬地说道:“哦?什么消息?难道是陛下改了主意,让杨帆官复原职?”
白信蹈摇了摇头,说道:“恩师说笑了,弟子刚得到了的消息,陛下派人赶赴辽东,协助刘伯温治理辽东!”
哦?
刘三吾的眉毛一挑,旋即笑容更深:“陛下这是派人监视刘伯温去了?说,陛下派了谁?”
白信蹈嘴角上扬,道:“陛下的义子——平安!”
闻言,刘三吾再也抑制不住,仰面大笑:“平安?哈哈哈!陛下终于是对杨帆的势力不放心,派遣平安过去掌控辽东的兵权,杨帆,万劫不复矣!”
白信蹈连连点头,说道:“恩师高见,掌控了兵权,未来再派人掌控政务,杨帆的根基就没了,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复起了!”
刘三吾来了兴致,道:“信蹈啊,今日可是杨帆正式乔迁的日子,走,陪着为师出去看看杨帆!”
两人乘坐马车往应天城北城走,这一路越是靠近杨帆居住的那条街,人就越多,最后,马车几乎停滞不前了。
白信蹈掀开车帘,催促马夫快些,马夫苦着脸,说道:“大人,不是小人偷懒,您看看前面都是人,根本过不去,要不您下来走走吧?”
白信蹈走出马车张望,这一看吓了一跳,整条街道从南到北,被汇聚来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处处都是人。
白信蹈忍不住嘀咕一句:“喜欢看热闹的人是多,一个褫夺爵位削职的白衣乔迁的家伙,怕不是半个应天城的人都来了?哼!”
白信蹈无奈,只好与刘三吾以及仆从下车,步行而去。
他们刚走了不远,忽然听见有人喊了一声:“杨大人来了,杨大人来了!”
白信蹈顺着众人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就见到杨帆在毛骧的陪同下,骑马慢悠悠地走来。
毛骧轻声说道:“杨老弟,你这乔迁之喜场面忒大了,我跟你说,百姓听说你要来此定居,高兴得不得了。”
杨帆笑了笑,说道:“承蒙父老乡亲抬爱,可惜今日酒水准备得少,不够这么多人分啊,哈哈哈。”
二人正说着,忽然有一个老者从两侧侍卫的空隙中往里面挤。
“大人!杨大人!老夫有话要说!”
侍卫见他老迈也没有将他拉走,只是拦住不让他过来。
见状,杨帆高声喊道:“让老人家进来,老人家,您有何事要说?”说话间,杨帆翻身下马,搀扶住颤巍巍走来的老者。
老者喘了口气,道:“老夫乃是应天城中甜水巷的百姓,我等听说大人成了白衣,苦无办法帮您,我等思来想去,一起联合其他的父老乡亲,做了万民伞,送给大人!愿大人长命百岁!”
杨帆正愣神的时候,百姓之中有人举起了一柄伞。
那伞的边缘有一个个小绸,绸子上密密麻麻都是百姓的名字。
一柄伞撑开,还有另外一柄伞,放眼望去从杨帆这里到杨帆府邸的正门前,万民伞多达数百。
老者高声喊道。
“应天百姓,恭迎杨大人入府!”
“应天百姓,恭送杨大人入府!”
“应天百姓,恭迎杨大人入府!”
千万人一齐高呼,声音直冲云霄。
杨帆彻查郭桓案,斩杀贪官污吏无数,还有为数众多的豪绅与地主遭了殃。
普通百姓却丝毫未受到波及,这些好,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只是普通百姓的民意,无法直达天听。
福建、浙江、江西三地的民乱,掩盖了百姓真正的民意。
至杨帆成为一袭白衣,乔迁来此,百姓才真正能表达其心中所想。
杨帆一个个接过万民伞,向送伞的百姓行礼,身后毛骧等人的怀里抱满了一个个的万民伞。
许多朝中官员本来是看杨帆的笑话的,想看着杨帆落魄模样。
可局势的发展完全打了他们的脸,如刘三吾、白信蹈这般官员大有人在。
任何一个官员能得到一柄万民伞,就值得吹嘘多少年,杨帆倒好,万民伞的数量数不过来了,这不是在狠狠打他们的脸?
接过了最后一柄万民伞,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个,杨帆向着众人行礼道:“杨帆何德何能,得应天百姓错爱,不胜惶恐,今既为白衣,仍不敢懈怠,愿设流水席三日,招待应天的乡亲,方不愧对应天的诸位父老乡亲!杨帆,拜谢!”
这一礼更是让所有百姓都高声欢呼起来,如同过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