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两百二十五章 天下追赃

 王慧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抽自己的嘴巴道:“兄长,我糊涂!我混蛋!我鬼迷了心窍!呜呜呜呜……”

 啊?

 王慧迪瞬间脸色大变,厉声喝道:“你与他到底做了什么生意?为兄是怎么跟你说的!”

 王慧宇低垂着脑袋,说道:“就是从每年各地的赋税,还有一些布政司收些杂税,我为他们行个方便,他们每年给我一些好处而已。”

 刹那间,王慧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他一把薅住王慧宇的衣襟,恨铁不成张的骂道:“你……你每年收多少钱?你是害死咱们王家呀!”

 王慧宇好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道:“也没有多少,每年两万两银子……”

 他的话还未说完,王慧迪大巴掌呼在他脸上,骂道:“你这畜生!两万两银子还叫没有多少?你惹了塌天大祸,你知道么?”

 王慧迪打了一巴掌还不解气,上去手脚并用,不过到底是亲兄弟,王慧迪没有下死手。

 王慧宇护着脑袋,道:“兄长,木已成舟,你就算打死我也没用,还请兄长快快想些办法吧!”

 王慧迪气的脸色涨红,喘着粗气,道:“想什么办法?赶快跟着为兄去锦衣卫衙门自首,或许咱们王家还有生路!”

 锦衣卫衙门。

 杨帆与蒋瓛在廊下漫步,蒋瓛轻声说道:“大人,按照郭桓的供述,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以及吏部侍郎等官员已经被抓捕归案。”

 顿了顿,蒋瓛又说道:“李彧、赵全德见到其他人的供词,也已经开始招供,下官觉得,再有两三日此案相关的官员,就可全部缉拿归案。”

 杨帆笑了笑,说道:“圆融啊,此案可不仅仅是抓捕在京城的官员那么简单,这不过是一个开端罢了,你可有算过,这些人一共贪污了多少钱?”

 蒋瓛微微一怔,道:“下官还真没算过。”

 杨帆轻声说道:“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贪腐涉及六部,以及至少十个布政使司,其中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太平府、镇江府等七个府的赋税都被贪了,然后进了他们的口袋。”

 “再加上各地被贪墨的粮食,以及巧取豪夺的各种杂税,这群人贪墨的财物若是按照粮食计算,恐怕不下上千万石!”

 上千万石?

 蒋瓛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这……这太惊人了,简直是一群硕鼠!”

 杨帆微微颔首,说道:“这次贪污之大,堪称我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大案,所以,不止是京官,所有攀附在这条利益链上吸血百姓,吸食大明的蛀虫,全部要被查,还有那些借由这条路,巧取豪夺的士绅,也不能放过!”

 按照杨帆这个说法,那涉及的人数必定是个天文数字,届时,将有无数的人被波及,家破人亡,但这就是取舍,若要惩治贪官污吏,牺牲,在所难免!

 蒋瓛犹豫片刻,说道:“大人,您……当真要一直追查下去?现在这个程度,已经有人派出死士了,若是一查到底,天下群情激奋,恐怕您的个人安危,很难保证。”

 蒋瓛没说的是,以朱皇帝的个性,若是天下群情汹涌,很难保证,杨帆不被推出去当替罪羊平息愤怒。

 杨帆拍了拍蒋瓛的肩膀,洒脱一笑:“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能彻查此案,我杨帆粉身碎骨又如何?”

 蒋瓛眼圈一红,忽听见了纪纲的声音道:“大人!刑部尚书王慧迪,携其弟刑部员外郎王慧宇,求见大人!”

 杨帆闻言仰面而笑,调侃道:“看来王大人的病好了,走,咱们去看看他有什么事!”

 锦衣卫衙门外,王慧迪眉头紧锁,时不时瞪一眼王慧宇,一脸恨铁不成钢。

 这时,锦衣卫衙门的大门忽然打开,从里面走出三个人来。

 王慧宇一哆嗦,王慧迪忙上前,笑容满面:“杨大人!长安侯!您总算出来了!本官对杨大人,可是仰慕已久啊!哈哈哈!”

 杨帆上下打量身材微胖的王慧迪,调侃道:“王大人不是病了么?怎么带病来到了锦衣卫?这是为何?本官明白了,你是看锦衣卫办案辛苦,主动来帮忙的是不是?”

 闻言,王慧迪脸色立刻垮了,苦笑道:“杨大人,实不相瞒,本官……本官的二弟糊涂,卷进了这案子里面,每年都从人家那得银子两万,胆大包天!”

 说着,王慧迪拱了拱手,带着哀求之色,道:“我愿意立刻带领刑部众官员,帮杨大人清查此案,想来杨大人一定也缺少人手,只求对我二弟从轻发落。”

 杨帆一声叹息,对王慧迪道:“王大人,法不容情,你二弟该如何判,自然有大明律法,不过,他这情况在整个案子里面,贪墨的还真就排不上号,所以若是流放,本官或许可以让他去永安都司。”

 杨帆也是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念头。

 永安都司比辽东更缺人,地广人稀,要迁移屯田过去,一般的百姓都不愿意。

 郭桓案涉及极广,上至六部尚书,下至豪绅地主,这些人都要被查,既然如此,杨帆就想着将这些人,诛杀首恶,其家眷与其斩首,不如流放,成为永安都司的第一批屯田之人。

 当然,这个事要等整个案子有了结果,才好上奏朱元璋。

 王慧迪的病也装不下去了,当天就去请朱元璋准许他病愈办公。

 朱皇帝差点没气笑了,不过在杨帆的斡旋下,还是准了王慧迪协助杨帆查案。

 正如王慧迪预料的那样,这案子太复杂,锦衣卫加上大理寺,还有审刑司的吴庸等人。

 即便这样,人手都不够,洗心革面的王慧迪为了给弟弟争取一条生路,直接吃住在了衙门,丝毫不敢有怠慢。

 七日时间悄然流逝,应天城重开城门,准许城中之人出去。

 洪武二十年一月中旬,朝会。

 今日的朝会气氛十分凝重,因为已经彻查了多日的案子,终于有了眉目。

 这段时间应天城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百姓没事不敢出门,官员更是战战兢兢,就怕锦衣卫登门,将人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