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高敬意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熟读孔孟圣贤书的刘御史,逐渐开始有了一种“舍生取义”的姿态,这就是深入敌营当劝降使者对他的锻炼。

 相比于天天在家里和朱由桹或者同僚们嘴炮,来敌人这里嘴炮,对于刘御史来说,确实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

 若是经过这次锻炼后他能够幸运地回去,想必性格和为人处世之类的方面,也会有一定概率发生变化。

 毕竟,性情、品格乃至智慧这类的东西,显然不应该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经过后天锻炼,它们都有可能得到提高,甚至发生质变,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性思维”。

 之所以能够至少暂时战胜求生的本能,除了长期读圣贤书读进脑子给他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还有可能刘御史也是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尚祥及其父祖,这样的优秀圣人子孙那里,汲取到了充裕的精神力量?

 通过武元晟来派遣刘御史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劝降,朱由桹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有希望刘御史死的想法,更是因为他确实对伪肃亲王豪格的投降抱有一定期望。

 朱由桹认为豪格大将军的投降概率,虽然不大,但也是有的,就算只有一点点概率,值得他派遣刘御史这个极其廉价的“宠物”去争取一下。

 成与不成,可能对于刘御史这样的小棋子来说,非常重要,乃至于性命攸关。

 但对朱由桹这样的大棋手来说,刘御史这个小小御史是死是活,就实在是无足轻重了。

 在朱由桹心目中,豪格这个建奴前奴酋长子,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豪格能够投降,成为正儿八经的大明走狗李豪格,足以胜过在战场上再歼灭一万八旗丁口!

 之所以朱由桹会这样想,显然是因为他崇尚自古以来就十分流行的“英雄史观”,基于大明皇帝的立场,朱由桹理所当然地认为历史都是由帝王将相这类杰出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没有这类杰出英雄人物的领导,弱小可怜又无助的老百姓,就只是一盘散沙,遇到困难,他们只能以头抢地,结束如草芥般卑微渺小的一生。

 也正是由于秉持这种史观,和历史上的大部分前辈帝王一般,朱由桹发自内心地认为他对大明朝百姓有天大的恩情,这有助于朱由桹心安理得地享受大明朝百姓的供奉。

 不过,若是朱由桹的身份得到转换,成为大明朝的广大被统治阶层的一员,他这种本质上严重缺乏理想主义的实用主义者,大概率三观也会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与其自身的立场相吻合。

 到时候经历过更加开明时代的他,只怕就会在心里以纳税人自居,天天在心里嚷嚷着“伐无道、诛暴君、从恬不知耻的狗皇帝手中夺回属于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至于为什么会只是在心里,当然是因为若是他朱某人突然成为了大明朝广大老百姓中一员,没有了可以凭借手中权力耀武扬威的资格,要想活命,就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不这样的话,锦衣卫之类的朝廷鹰犬就会来找他狠狠算账了……

 总之,朱由桹认为,以豪格这个前奴酋长子在清廷中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只要他改旗易帜,投降大明,乖乖做大明的走狗,对于大明来说,就可以将金口战役的胜利成果最大化。

 一天不容二日、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假若豪格投降,建虏的伪朝廷,会因此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他们要承受豪格投降并且以大明走狗的高贵身份另立丐版“大清朝廷”这一恶性事件对“正统大清朝廷”造成的巨大分化瓦解作用。

 假若豪格投降,也更加有助于清廷文武官员在逆境中倒戈,堂堂李家亲王豪格都投降大明了,他们这些给“老李家”打工的官员,还坚持效忠大清个什么劲啊,早点用他们自己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大明这个破船才是上策。

 《反经》有云,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

 简单来说,也就是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豪格投降朱皇帅,成为大明的狗,对于清廷人心的打击,肯定不亚于一万八旗大军覆灭,所以,朱由桹才认为豪格投降胜过歼灭一万八旗丁口。

 而通过刘御史向豪格许出来的那些承诺,自然也都是朱由桹随口做出的,从他那模板一般的劝降话术,就可以看出朱由桹的诚意,是何等的充足,乃至于充足到了极点,就欠缺了。

 反正在朱由桹看来,他作为大明皇帝,身份地位这么高贵,还有挂在身,他完全不需要取信于人,他想说话不算话就说话不算话,就算对自己人食言自肥,也没人治得了他,就更不用说对敌人食言自肥了。

 这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带给朱由桹的傲慢。

 所以,就算豪格卑躬屈膝、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可能在伪清还存在的时候,朱由桹会善待还有较大争取价值的大明走狗版李豪格。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当伪清这个祸乱大明长达三十年的叛逆政权被浴血重生的大明摧毁之时,大明走狗版李豪格的争取价值会急剧减弱。

 到时候,发扬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高尚原则的朱由桹,又岂能向大明走狗版李豪格兑现诸如“富贵无极、与国同休”的承诺?

 靠着再造大明的盖世功绩,历史评价已经足以跻身千古一帝评选大赛八强行列的朱由桹,弄死一个小小的李豪格,不会比弄死一条癞皮狗难多少。

 不光是李豪格,目前,建州第一代奴酋李如彘的十六个儿子乃至上百个孙子、曾孙,在朱由桹看来,最终也是要全部消灭殆尽的。

 赶尽杀绝,是大明皇帝朱由桹对建州反贼的最高敬意。

 就如同主时空历史中,大清同样对大明充满至高敬意:作为失败者的大明,万历皇帝乃至嘉靖皇帝所有能找到的大明皇室近系子孙后代,可以说都被大清给赶尽杀绝了,甚至连老老实实苟活到康熙四十七年已经是白发老翁的“朱三太子”,都逃不过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