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就因为封赏不公而对清廷有怨恨的金声桓、王得仁看来,章于天、董学成这两个东西,都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他们只是凭借资历比较深厚,才被清廷派过来摘果子的。
受到章巡抚和董巡按这两位老汉奸的威胁和勒索之后,金、王二人对清廷更加怨恨,二人每每谈及京师和南都的败亡,都不胜唏嘘。
正在这个时候,朱由桹乘虚而入,派出使者和金声桓暗通曲款,以求策动金声桓反正,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了,金督镇毕竟是据说拥兵三十万虎踞江西的大军头,朱由桹主导下的广州朝廷对其的策反,也不是一次就能够成功的。
顺治四年初,金声桓就受到了来自广州的劝降信件,明廷在信件中,劝说金声桓改弦易辙,弃暗投明,建不世之功。
金声桓虽然没有回信,却偷偷妥善接待安置了信使,并且殷切询问广东的情况,信使半真半假地回答了他。
确切听闻大明皇帝御驾亲征率军在惠州府凤河大败李成栋、佟养甲的消息,金声桓对此有些惊讶,心中暗道这大明朝或许还不是他原以为的无药可救?
但这还是不足以使他立即倒戈反正。
回想顺治三年,也就是去年之时,隆武朝廷的大学士黄道周和万元吉,也曾经写信劝说金声桓反正。
万元吉曾经在杨嗣昌手下任职,与金声桓这些左良玉部将多有接触,故金声桓当时也妥善接待安置了万元吉的信使。
但由于对黄道周和万元吉的军事实力不报希望,金声桓没有答应立即反正,而是继续观望。
果然,之后,率领乌合之众北伐的黄道周和守御赣南的万元吉陆续败亡,参与赣州之战并且见识了明军孱弱实力的金声桓,当时只是在庆幸没有听从黄道周或者万元吉的劝降。
对于金声桓来说,明廷的军事实力,才是决定他是否反正的最关键因素。
到了顺治四年二月,金声桓得知南安、赣州迅速被明军收复之后,又是惊讶,对立足于广东的明廷军事实力,有了新的计较。
但谨慎起见,他还是继续在南昌观望。
后来听闻明军主力集中在了湖南,金声桓就一直在关注湖南形势,其间清廷命令金声桓出兵南下收复被明军攻陷的赣南,既没有积极性也心存观望的金声桓,自然是寻找诸多理由进行拖延。
很快,湖南孔有德等王兵败的消息传到了还在磨磨唧唧“准备出兵”的金声桓耳中,得知之前自己所羡慕的三顺一公四位老朋友,在湖南被明军干掉了三位,金声桓再也不羡慕他们了。
在金声桓看来,孔有德为首的三顺一公部,跟着骁勇善战的八旗大爷混了十好几年,肯定是厉害的,至少比他金督镇麾下的精锐士卒,恐怕都要强上很多。
明军既然能够在湖广南部大败孔有德,想必最起码可以稳住战线,不再继续溃败,只要大明能缓一缓,就有很大的反击希望。
而清廷实行的一系列诸如圈地、强迫剃发易服、投充、逃人以及屠城这类弊政,是多么的不得人心,金声桓也是非常非常清楚的。
当然清楚!
毕竟他金虎臣,作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之人,就是大清这些弊政强有力的执行者。
顺治二年夏以来,不过二年多的时间,他金督镇不知道烧杀抢掠了江西多少府县村镇,死于他麾下丘八屠刀之下的男女老幼,不计其数。
在金声桓看来,那些反清复明势力就如同地里的韭菜一般,被如同镰刀一般的他率军割了一茬,就又冒出来一茬。
当韭菜在被镰刀割的时候,镰刀又何尝不是在被韭菜割?
杀反清军民杀的太多,以至于一度都麻了的金镰刀,有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不禁扪心自问:按照鞑子朝廷的如此杀法,这鞑子们的江山真能长久?
恐怕不能吧。
金声桓愈发觉得只要明朝官军能够缓过来,大举反攻,饱受鞑子欺凌的四方百姓必会群起响应,天下千千万万汉人对鞑子群起而攻之,八成真能把这鞑子唾手可得的江山再给他掀翻。
尤其是金声桓投清已经二年,也更加了解了传说中“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金声桓承认那些八旗军队士卒很是精锐,打起仗来确实很厉害,但金声桓更加能够认识到这些八旗兵再厉害,也都是两个胳膊两个腿,不是什么天兵天将,而且人少,经不住什么伤亡。
入关以来所向披靡,还是大明军队纷纷不战自溃导致的,若是大伙儿都能够坚决抵抗,恐怕八旗兵也得吃大亏。
尤其是金声桓得知湖南战役中明军也消灭了上千真满洲八旗兵,他就更加确信八旗不是不可战胜的,金声桓觉得凭借他手下三十万大军,再加上大明广东军队的支援,也可以和八旗兵打打擂台!
总之受到朱由桹湖南大胜的激励,金声桓心中想要反正的心思,前所未有的强烈。
正在这个时候,其他各方面的人,也开始给金声桓的反正大业送助攻了。
首先,就是隆武朝廷的“遗臣”们。
去年隆武帝汀州遇难后,隆武朝廷遗臣四散而逃,其中一些人就逃到了南昌附近,他们或者找山林归隐以求保衣冠,或者曲线救国:暂时剃发以待日后找机会再长出来……,他们总体上并没有受到金声桓的苛待和杀戮。
这些大明遗老耆旧虽已经活在清廷治下,但他们确实是心怀旧国的。
他们看出来金声桓似乎有反正之心,就纷纷想法设法地鼓动金声桓以江西反正,为此不惜造谣传谣,比如造谣永历皇帝屡有手诏,说金声桓若以江西归明,即可封公。
还有对隆武帝过于忠诚的人睁眼说瞎话,直言隆武帝没有死,但这种人是少数,其造的谣也漏洞百出,让人不屑一顾。
毕竟,隆武帝身死已将近一年,大多数隆武遗臣都已经接受了朱聿键蒙难的事实,转而尊奉登基后成绩很耀眼的朱由桹,表现就是以朱由桹的名义进行造谣。
年初金声桓拒绝广州朝廷的招降,除了对明军实力依然心存疑虑这个主要原因之外,也有对当时朱由桹许诺的侯爵不满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