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二百章 东下

 在张褒于荆州和李赤心、高必正等忠贞营系的将领就整编工作达成共识的时候,盘踞武昌府的朱皇帅,早已经提前两日在大约十万水陆大军的簇拥下,离开武昌城东下,并且正好于八月廿三抵达武昌县。

 武昌县虽然属于武昌府,但和长沙县是长沙府的附廓县不一样,武昌府的附廓县是江夏县,这个和武昌府同名的武昌县,却是在武昌府城下游,距离武昌府城比较远,走长江,水路也足足有一百八十余里。

 朱由桹是乘船抵达武昌县的,他八月廿一上船,走水路顺流而下,若是不遗余力,肯定不会两日才行了不到二百里。

 之所以如此,当然不是扈从朱由桹的数万水师以及乘坐水师船只的陆师官兵,在沿途需要进行战斗。

 事实上,明军这已经是在己方势力范围行军,总体上来说,沿途并无战斗发生。

 毕竟,收复武昌后的第一时间,朱由桹就派遣大都督叶莱率水陆兵丁三万余东下,作为“下金陵”这一战略行动的先头部队。

 俗话说的好,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是的,在朱由桹于武昌城休息的十天里,叶莱率领的先头部队,挟大胜之威顺流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依次收复了沿江的武昌县、黄州府、蕲州以及大治县、兴国州、蕲水县等地,并且于八月中旬末在富池口和逆江而上的王得仁部会师。

 上月廿七,金声桓和王得仁据南昌反正归明,如今是八月廿三,距离七月廿七已经过了将近一月,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拥有“千里眼”“顺风耳”的朱由桹,对于金、王军队的动向,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据朱由桹所知,八月初王得仁北上收复九江府并且听了幕客胡澹的话之后,派人回南昌去和金声桓商量进军方向之事,王得仁的使者到达南昌后,金声桓详细了解了王得仁收取九江府一带的经过,对王得仁能够如此轻易收取九江府而后得以控扼九江上下游航路,感到惊讶和欣喜。

 对于王得仁提议的出兵东下江南之事,金声桓也颇为重视,他召集亲信官员幕僚商讨大举出兵东下南京的方案,参加会议的人多数都表示赞成。

 其中可以说文化水平最高的徐世溥,总结了大部分赞成出兵东下江南的人的意见,然后向金声桓表示发兵东下江南实在是上策。

 除此之外,徐世溥还表示如果向西攻取武汉,联合皇上亲自率领的湖南粤军精锐,夹击湖北,控制大江上游,进而对南京徐徐图之,这是中策。

 如果万一做不到以上这些,只是盲目地四面出击,到处攻城掠地,每到一处都大肆破坏,不留余地,最终只会让自己变成流寇一样的存在,这就是下策了。

 不过,如果真的能仔细审时度势,采取适当的行动,即便因为江南敌军兵力雄厚,而且还有强大的八旗兵坐镇,不能完全达到上策的效果,只是选择去进军湖北,配合皇上的主力大军,保持在中策的水平上,应当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什么也不做,只是被动地等待清兵来袭,然后只能依托城池自守,那就真的是毫无策略可言了。

 金声桓知道,这徐世溥,是南昌本地人,在江西沦陷后一度归隐山林,做了遗民,然后在听闻湖南大捷并且他金虎臣随即弃暗投明据城反正之后,大概是重振复国信心,便出山投效,而金声桓早就有听闻徐世溥是个有才华的读书人,便欣然接受了他的投效,对他委以官职,在徐世溥说话的时候,金声桓也很重视他的话。

 正在金声桓下定决心要听取手下大部分官员意见,发兵东下江南的时候,被金声桓委任的粮草总督黄人龙却跳了出来,黄人龙直截了当地表示徐世溥总结的上中下三策都是扯淡,金国公应当发兵向东,经过广信府、翻过武夷山进攻浙闽!

 听了黄人龙的高见,金声桓非常愕然,连忙询问黄人龙此言何故?

 装模作样的黄人龙,手持羽毛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微笑着向金声桓表示江南和湖北都是清兵重兵集结之地,而浙闽却是空虚,而且近日听闻鲁王一直在福建沿海搞大动作,八闽各地百姓也抓住机会反抗伪清,福建大地烽烟四起,本就数量不多的当地清兵一直在疲于应付,若是金国公你率领麾下二十万铁骑,翻越武夷山,从分水关突然进入福建,就如同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然翻过秦岭攻入关中一般,只要金国公你率军进入福建,当地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清军,在猝不及防之下,必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如此闽浙传檄而定,你金国公就是大明朝的再世韩信!

 黄人龙说的言之凿凿,还举出韩信的例子,一时间金声桓居然还真有一点点动心。

 金声桓还没说话,他麾下中军主将宋奎光,听了黄人龙的一派胡言,却是再也坐不住了,他当场数落黄人龙,说就你这德行,还总督粮草呢,一点都不考虑赣东的破地形会对“二十万铁骑”的后勤供应造成多大压力,去打闽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愣闯。

 除此之外,宋奎光还阴阳怪气地讥讽黄人龙,表示相比较于完全不考虑后勤,还是不考虑敌我更好一些,所以,黄总督你还是应当提议攻打赣州,这样依托赣江水运,对前线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反而会好许多……

 在宋奎光等人的坚持下,再加上金声桓也确实觉得自己没法和韩信相提并论,最终金声桓还是没有接受黄人龙的提议,并且让黄人龙一边凉快去。

 当然,金声桓也肯定不会如同宋奎光所戏言的那样,去南下打赣州。

 不过,可能是多少受到黄人龙这个“战略鬼才”的影响,金声桓认为湖北和南直隶这两个地方既然都有清兵重兵驻守,自然都很重要,他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他计划让王得仁带领九江兵马逆流而上支援皇上主导的湖北战事,以此来向大明朝廷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