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歌过去,加上前奏准备时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现场的观众们丝毫不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唱响华夏》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突破千万。
其中央视、魔都卫视、长江卫视等也开启了同步直播。
央视新闻,甚至还在新闻三十分里进行了报道。
《载入史册的音乐会——黄河音乐会!》
《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黄河大合唱》!》
《中华民族音乐史上耀眼的丰碑!》
这些夸张的标题,如果是出自自媒体之手,网友们只会一笑了之,说不定还要进去吐槽一番。
但这些标题,是官媒发布的。
央视、青年社等重量级媒体,在黄河音乐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不约而同地用伟大来形容这场音乐会。
只是四首歌而已,几乎所有知名音乐家都给出了最高的评价。
吕新知更是在央视采访中直言:“《黄河大合唱》是难以想象的伟大作品,这是无与伦比的天才之作,大家可能回应有些不以为然,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只是四支曲子,后面的四首,我也听过,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如果这是我的作品,我现在马上去死都可以。”
满头白发的吕新知,用最狂热的眼神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老爷子一脸崇敬,恨不得马上飞到现场。
不仅是吕新知,其他能够号称音乐家的大师们,无一例外给出了最高评价。
“伟大”“完美”“天才”“惊艳”“震撼”等等词汇被众位大师们反复提起。
之前的许诺,哪怕在流行音乐称王称霸,也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评价。
流行音乐想要登堂入室,不是看什么网络数据,也不是看喜欢的人有多少。
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因为流传度最高的歌曲,往往是口水歌,朗朗上口,好听好记,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少艺术含量。
《黄河大合唱》,走出了一条流行音乐人通往殿堂级音乐家的道路,只可惜这条路只有他一个人。
在此之前,诺言这个名字,是人人称赞的作曲大师,他的作品有深度,有内涵,大家爱听想听,到离音乐家这个称号,还差着一丝火候。
如果不是他写出了《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这样的作品,他连触碰到音乐家称呼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半首《黄河大合唱》之后,音乐家这个称号,已经牢牢地安在了他的头上。
吕新知没任何意见,其他人就算有意见,这时候也没意见了。
他们只恨《黄河大合唱》不是他们写出来的。
除了作曲方面,作词方面也得到了大师们一致的认可。
不仅国内著名的作词大师们拍案叫绝,作家圈里也因此掀起了轩然大波。
文学大佬苏星海的评价依旧十分简单粗暴:“卧槽牛逼!这词要是我写的就好了,让人嫉妒!”
网上,《黄河大合唱》像飓风一样迅速传播。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四首每一个片段,都登上了热搜榜,每个话题评论都是一万条起步。
华语乐坛,或者说华夏民族音乐史上,出现了新的神作。
从老到幼,从男到女,每个人都能从《黄河大合唱》里感受到难言的感动。
在这样的歌曲下,其他歌曲
通通变得不值一提。
即使是许诺和林晚晴前一天才发布的《月亮惹的祸》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此时却都没有多少人讨论。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黄河大合唱》吸引了。
华语乐坛的作曲大师们,此时已经彻底傻了。
之前许诺虽然很强,但大家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在他发歌的时候,抢到第一的事也不是没有过。
就算是他出手,林晚晴或者他自己亲自演唱,大家拿个第二第三问题不大。
这种差距,仍然在大家接受范围之类,没有人能永远保持这样的热度。
只要等到他们人气下滑,第一的位置迟早要让出来。
有时候最长的河,比最高的山更容易让人铭记。
吴高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最火的年代,有很多人跟他有着同样的人气,甚至还在他之上。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天王们日落西山,吴高峰依旧如日中天,现在大家提起吴高峰,仿佛他当年天下无敌。
这就是时间的魅力。
很多人就是打的这个注意,把许诺熬下去,他们自然就又有了话语权。
这个方法不能说不好用,只能说现在已经失去了效果。
因为那个人,从作曲大师,摇身一变成为了音乐家。
足以载入史册的音乐家。
时间对他已经失去了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