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败匈奴,迫使南匈奴投降,设置西域都护府等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汉宣帝还有一个举动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举动就是设置常平仓。
常平仓如同名字一样,让粮价长期保持平价,在储粮备荒以供应官民粮食需求之外,在丰收年份收购百姓手中余粮,避免谷贱伤农,在受灾的年份又要放出粮食,避免粮食价格过高,百姓吃不起粮食,严重的时候还会用粮食赈灾。
常平仓很受百姓欢迎,李世民也不是开设第一个常平仓,所以这个名义并不让人觉得突兀。
兵马调动就更简单了,只需要用换防的名义进行就是了,反正每年都有,只要不是全走同一条路,就很难让人发现。
朔方的人马到雁门,雁门的人马到幽州,不知不觉,营州,渔阳两地,就多出了两万人马,还有上千的工匠。
除了兵马,还有两万幽州挖煤的秃头也去了渔阳,如今这些人,已经不是秃头,一个个比昆仑奴还要黑。
从渔阳开始修葺官道,还是像商业街一般,用卵石来修,把卵石砸进黄泥地里面,比起单纯的泥土路面要结实许多。
修路这几年在关中也是常态,尤其是长安到洛阳这条路,如今可以说非常平整,商人对朝廷那是赞不绝口。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不知情的绝对不会把东征高句丽联系到一起,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如今时机并不成熟,西域那边才刚征服,需要不少人手坐镇。
李世民并没有忘记薛云,在李道宗带人离开之后,他把今年点的府兵,调过去一万人。
对于薛云,李世民那是满意得无法形容,偌大的安西都护府,明年就可以自给自足,无需朝廷再调拨粮食。
今年最后一批补给已经送过去了,那是棉布和棉花,因为安西都护府还没有恢复棉花种植,所以冬衣这一块还是很缺的。
薛云请求把安西都护府划分几个州,李世民同意了,不过刺史他并没有安排,而是让薛云自行任免。
对于官职,李世民看得并不重,只要不是世家想争取的,他都乐意赏赐,在他看来,官职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能让你上,也就能让你下。
西域几个刺史而已,看着官不小,那又如何?只能在西域折腾,真要出了人才,那是朝廷受益,不行以后换就是了,如今让薛云自行任免,不但是一个考验,也是对薛云展示一种态度,那意思就是:“朕对你很放心,你看着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