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有,不过臣觉得不大,只要水师能把高句丽的水师灭掉,后续就好办了。”
“说说看你心里的计划。”
“想要计划成功,就需要增加水师力量,水师运送了人马之后,立即摧毁高句丽水师,只要他们没有船只,我们深入的人马,就能随时撤离。
如果突袭平壤不成,大军先在平壤游弋,让高句丽人夜不能寐,等他们援军到达,大军撤退,可以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停下来,这样就像一颗钉子,刺在高句丽咽喉,同时也不影响水师封锁鸭绿江。”李道宗分析道。
“这样确实降低了风险,问题还是不少,粮草呢?没有粮草他们如何坚守得下来?”李世民摇摇头道。
“水师摧毁高句丽的水师,只需要很少的船只,就能封锁鸭绿江,其它船就能返回运送粮草,有他们帮忙,粮草问题就解决了。
大军在高句丽纵横,即便无法攻破他们的城池,但是城外这些村庄呢,他们可跑不掉,如果大军破坏了他们的土地,没了粮食,他们又能坚持多久?这对后续作战有极大的好处。”李道宗分析道。
在西域待了不短时间,李道宗也逐渐被薛云的一些想法同化,战争并不仅仅只有正面作战一种手段,计谋也并不只是消灭敌人的兵力,破坏敌人的基础,才是最重的打击,没了基础,即便这次不胜,下次也会容易很多,敌人会自己变得衰弱,甚至出现内乱。
百姓才是基础,这是薛云说的话,李道宗深以为然,看看西域就知道,只保留基础,相当于从头开始,但是整个安西都护府治下,发展都相当好,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乱子,一片祥和。
没有世家,没有富人,也就没有欺男霸女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把偷鸡摸狗的都抓了,说是夜不闭户也不为过。
李道宗甚至有些怀疑,薛云这就是打造《礼记》中记载大同世界。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不少儒家之人追寻的目标,只是好像没人找到实行的办法。
李道宗如今明白了,保留基础可以很快重建,甚至建设得更好;相对应的是,摧毁敌人的基础,敌人将变得脆弱。
李世民手指在书桌轻轻点动,这计划他基本上赞同,他也知道风险有多大,所以他很难做出决定。
李世民早就知道,自己是皇帝,也是这个国家的家主,得失都是自己承受,大臣的建议可以听,用不用得好好斟酌,因为失败了,大臣是没有损失的。
李世民的军事素养那是没得说,整个大唐能排前五,而且他是皇帝,高度不一样,在大局上面,可以说只有李靖能稳压他一头,所以李世民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利弊与得失,同时也明白计划还有多少缺陷与风险。
出兵平壤,好处当然大于风险,即便全军覆没,只要拿下高句丽,李世民看来都是值得的,如今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风险。
“水师船只不足,想要在平壤游弋,需要战马,人数也不能低于一万,不然拿下平壤,也无法攻破王城。”李世民思索着道。
“是的。”
“还需要一个用兵灵活的将领。”
“臣愿意前往!”李道宗急忙行礼道。
“不行,攻打高句丽,我要亲征,叔宝,药师,知节等人年龄大了,可以坐镇关中,但是雁门需要一人坐镇,这事你来我才放心。
河间郡王坐镇洛阳,调派粮草,李绩与我北上,水师这边,就由张亮统领。”李世民摇摇头道。
“陛下,大唐人才济济,您又何必亲征。”李道宗劝说道。
“这事不必再劝,朕意以决。”李世民摆摆手道。
“臣举荐一人,前去平壤,应该非常合适。”知道劝不了,李道宗想了一下道。
“谁?”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武邑苏烈苏定方!”
“苏烈,原来你举荐的是他。”
“正是此人,苏烈有勇有谋,先后跟随高雅贤,刘黑闼,又随卫公征伐突厥,作战经验丰富,所以臣觉得他最合适。”李道宗以为李世民不了解,急忙介绍道。
“我知道他,这次去西域也做得不错,由他领兵,我还是放心的。”李世民颌首道。
“是的,苏烈做得很不错,于阗以西诸多部落,是他领兵征服,我只是守着后方。”李道宗点点头道。
李世民颌首道:“青海郡你就不用过去了,去萧家问一下,他们有多少船只,明年开春,朕要全部征调。”
这三四年时间,萧家发展相当迅猛,不过李世民感到非常满意,萧家并非自己赚钱,在岭南到江南,江东一带,开辟了三百果园,与五十个郡县达成合作,百姓种果树,茶叶,官府出面收购。
官府得到税收,官员得到政绩,百姓有钱挣,获得不错的收益,地方上的小世家建立作坊,从中获利。
萧家收购成品,然后运输到北方,甚至西域,辽东进行贩卖,北方的卢家也有人加入。
虽然多方盈利,形成了庞大的关系网,但是这种情况,李世民乐见其成,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受益,对地方发展和稳定,具有及其良好的促进。
有人弹劾过萧家,说他们鼓动百姓,大量种植果树,荒废了农田,导致粮食产量变低。
李世民派人调查之后发现,这纯属放屁,果树的打理和收获,根本不与粮食种植起冲突。
萧家并不要求百姓种植太多的果树,只不过人口多,所以显得庞大,而且种植果树的地方,不是房前屋后,就是荒地山坡。以中原百姓谨慎的心思,以及对粮食从不觉得满足的追求,他们怎么可能减少粮食的种植,这一点从粮食税收没有减少就能看出来。
朝中有人弹劾,地方上却喜讯不断,作坊的税收每年都不少,而且萧家每年还提供大批新鲜的水果罐头,果干给皇室。
至从有了薛云和萧家,李世民就没有为过年的赏赐发愁,美酒,水果罐头,这两样东西,可是很受欢迎的,大臣们都表示满意,甚至有人感动得向皇帝表示谢意,好一阵歌功颂德。
萧家还提出请皇帝改变商税,他们觉得目前的商税有些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