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子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年两熟(第2页)

 分离出来的谷壳和杂碎,又可以拿来喂鸡鸭。人消化不了谷壳,但家禽可以。

 等到糙米打出来,最后的工序就到了舂米。

 糙米被倒进准备好的硬石坑里,一槌一槌的打,直到慢慢抛光变成精粮。

 舂出来的米会有很多碎米头子。百姓们会把打出来的精粮再筛一遍,碎米可以拿来酿酒,或者磨成米线,米粑粑,米豆腐,米糕。

 品相完整的精米,就是拿来吃的粮食。

 从耕地到播种,从收获到打粮,农民的辛勤可想而知。就是这些人一代代劳作,养活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清流士大夫们,然后还要受他们的剥削和嘲讽。

 因此朝庭现在推行新政,开办农场和农庄,最支持的就是底层百姓。

 “交足国家,留够集体,剩余归已”。这个政策即便来到海外拓荒的岛屿之上,也不会改变;哪怕乔银他们也一同参加过生产劳动,也不会改变。

 皇帝的圣旨不是假的,还利于民,说到就要做到。

 ……

 “大人,我们真的能留六成的粮食吗?”

 收获纳粮的时候,不少人都不太能相信衙门的政策。因为不是洋务衙门带他们出海,帮他们开荒垦地,他们之中很多人恐怕已经饿死了。

 简陋的官衙前,宁远非常肯定地宣布:“圣旨上的新政条律写得明明白白,你们不要多想。该纳的税一分都不能少,不该纳的一分都不用多。”

 “谢大人!”

 “多谢皇上……”

 “真是好官啊……”

 不少百姓喜极而涕,都跪下了,弄得场面一度混乱。好在方皓及时出面制止了混乱。

 “嚎什么嚎?排好队,早点完纳粮,滚回去睡觉!”

 “你,动作快点儿!别像个老娘们儿……”

 这段时间,方皓的武功也精进了,中气更足,嗓门自然更大!尽管还不能像乔银那样口绽雷光,但吐纳开声已经有了点打雷的气势,吼得百姓们直缩脖子。

 雷遁忍法,当真像为他量身定做的。

 如今有了生产队的干部分组管理,又有方皓压阵,纳粮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六千亩水田,全部丰收,亩产超过三百斤!粮食总产量达到二百万斤。

 二百万斤什么概念?

 就是说,哪怕把所有的女人和小孩都算成壮劳力,这些收成也足够大家吃饱两年。

 加之粮田旁边还种了些菜,海边还有鱼场和盐场。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人太少。

 营地的西南角,如今已搭起了几座圆型的屋子,这些屋子很大,地板悬空,正是用来贮存米粮的仓库。每个生产队都有粮仓,当地的衙门管理最大的粮仓。

 看着囤起来的丰足米谷,乔银憧憬道:“等下半年来,咱们就在船上多带上一些牲畜家禽,菜品种子也多带,这里就能真正开发出来了。”

 郎先生点头道:“不错,总之把能带的东西全带来!就像咱们把蓝陀银松种回去一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带些人过来,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次的农庄丰收,按照“交足国家,留够集体”来分配。其中“国家”留两成,农庄留两成,剩下的六成全部是农民自己的。

 即便如此,这里尚有八十万斤公粮可以挪用。如果再带新的移民,短期内的粮食完全可以解决。

 “等到立秋前后,信风会跟随太阳重新回南,蓝银岛将再次进入一次湿季!那时,还能再种一季稻子,如果顺利,又能出产二百万斤的粮食。”

 乔银用幻灵佛珠感受着信风,再次确定了一下这里的气候条件。

 不过信风南下,力度不如北上。

 因为夏至日照在北方,南回归线积温不足。下半年的湿季降水主要来自于南洋暖流,雨量会偏小。

 好在他们开垦的农田也兴修了水利设施,蓄水足够,再种一季稻子问题不大。

 这就是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无冬。冬至和夏至是两个干季,春分是大湿季,秋分是小湿季。只要掌握好季节变化,同样能做到一年两熟。

 郎先生说道:“这样最好,中原人种地的水平不是假的。如今打下了基础,我们就抓紧时间往这边填人,只看衙门里把船修好了几艘吧。”

 乔银听了,当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衙门要维护海防,一般要留下两个部曲的战舰,手头一直很紧。如今发了洋财,俘获了大批倭舰修理改造,能调动的资源必然能宽裕许多。

 这次如果不是有了银河号和伏波号,开荒哪有这么顺利?今后有了更多的海船,能够带来的人口和物资更多,发展起来必然更快更好。

 随着湿季结束,信风随之接近尾声。乔银他们也要赶在立夏之前出发,返回大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