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作为一名车间主任,他身负着繁重的管理责任和生产任务,根本无暇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斥责那些普通工人。除非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刺头”,才会让车间主任不得不抽出宝贵的时间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因为在当时,人们普遍崇尚奉献精神,即便没有人时刻监督催促,工人们依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当然,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工人喜欢在工作之余嬉戏打闹一番,但只要他们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班组长或是车间主任通常都不会特意去为难这些人。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时代的工人,如果不是犯下什么重大过错,工厂是无权轻易将其开除的。而且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一旦进入这家工厂,基本上就意味着要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从青春年少一直工作到白发苍苍,甚至最终在此安息。
实际上,这种工作模式与后世的编制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就像作者家乡那里,只要是拥有正式编制的人员,即便是长时间不来上班,单位的领导往往也无可奈何,无法将其辞退。这或许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造就的独特现象吧。
在那个繁忙的工厂车间里,众多工人都围拢在一起,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郭大撇子和秦淮茹身上。只见郭大撇子一脸怒容,正对着秦淮茹大声训斥着,而秦淮茹则低着头,满脸委屈与无奈。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场的这么多工人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为秦淮茹求情。这其中缘由颇为复杂,一方面大家心里都明白,为了秦淮茹去得罪郭大撇子实在是不值得,毕竟搭上这份人情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想要在郭大撇子面前替别人说情,起码自身得是四五级工才行,否则根本就没有说话的分量。但在整个车间里,能达到四五级以上的工人只是少数而已。
更何况,这些工人们其实都心知肚明,郭大撇子这次分明是故意来找秦淮茹的茬儿。要说起来,当年贾东旭和郭大撇子之间的矛盾可不小,如果不是因为有易中海从中周旋、卖个面子,恐怕贾东旭早就被郭大撇子给整治得惨不忍睹了。
就在这时,郭大撇子突然将矛头指向了被他喊过来的李大为。只听他用手指着李大为,毫不留情地讽刺道:“哟呵,李大为,你可真是好样的啊!瞧瞧你这个小组长当得,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呢!难道这就是你们小组长该有的样子吗?”一时间,现场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这个名叫李大为的人啊,要说技术方面确实还算不错,但要想当上一个小组长,光靠这点儿技术可远远不够呢!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背景,又或者没有遇上赏识自己、愿意提携自己的上司,就算技术再精湛,那也是难以如愿以偿地坐上小组长这个位置的。而李大为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次提拔,其实全都是仰仗着易中海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