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十二娘忙替兄长向锦岁道歉:“王爷莫怪,我二哥就是这样说话不过脑,他不是有意冒犯的。”
锦岁摆手笑道:“没事,他说的是事实嘛!如此也好,免得留在我这里过夜,败坏了燕姑娘的名声。”
燕十二娘感激地看着她,心里甜滋滋的,王爷对我真好!
顾长萧见这两人‘郎情妾意’的,实在让人恼火的很,便对锦岁道:“既然燕姑娘无事,王爷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看作坊了?”
锦岁知道他说的是鱼油火器作坊,忙叮嘱寒星:“你带燕姑娘去挑一匹温驯的母马,安排明天出塞狩猎。”
燕十二娘小跑上前:“王爷要去做什么?十二娘能同行吗?”
顾长萧拦在两人之间代答:“军营重地,外人不得进入。”
燕十二娘又一次狠狠地瞪顾长萧一眼,锦岁歉意地笑道:“你好好休息,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这才哄笑了燕十二娘,小姑娘还在那朝锦岁挥手,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她却脸色一变,双手插腰温怒地问寒星:
“那家伙是谁?他胆子还真大,王爷怎么那么纵容他?”
寒星:……你在王爷面前的温柔,能分一丝丝给我们吗?
不过想到燕十二娘被树林里的尸体吓晕,他抱着她一路飞奔回边城的场景,他只觉愧疚,哪里有一丝埋怨。
轻声道:“他是顾缇骑,王爷在长安时的旧卫,自幼就跟着王爷,感情自然非我们这些边卒能比的。”
燕十二脸色一变:“青梅竹马!”
寒星只觉无奈:“燕姑娘,青梅竹马说的是男女,不是两个男人。”
燕十二娘轻咳一声:“他这么坏,你们不会联手赶他走吗?”
“瞧,他一来,王爷都不带你,也不带黑大个。”
黑虎在旁边傻傻地看着白姑娘笑,听到燕姑娘在说自己,忙探个头道:“嘿嘿,王爷给俺升官了,俺现在不是王爷的亲卫,不用时刻跟着王爷。”
寒星也道:“顾大人功夫高,与鞑子一战中,他杀敌无数,还救了王爷,我等对他感激不尽,有他保护王爷,我也放心。”
燕十二娘见挑拨离间没用,暗暗下定决心,明天出塞玩,她一定要把这个姓顾的从王爷身边撵走!
她和寒星去挑马,悄悄叮嘱婢女宝珠:“你去黑大个那里套套话,打听一下王爷平时和姓顾的怎么相处,打听的越细越好。”
宝珠能光明正大地找黑虎玩,开心的不得了,脆脆地‘唉’了一声。
先去自己的行李里拿了些燕州买的点心,黑虎也一样,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黑糖块都拿了出来,还把之前找锦岁要的香香膏拿着。
就这样熊大带着美羊羊跑到人少的菜地旁边玩,寒星带着燕十二娘去挑马,只是两人一路话不投机,寒星想介绍一下马和塞外的风光。
燕十二娘却一直在问王爷和顾长萧的事,没办法,燕十一郎那句长安贵公子都有龙阳之好,着实把燕十二娘给吓到了。
寒星很有耐心,自己知道的都会回答,但不清楚的绝不会乱揣测。
与此同时,往鱼油火器去的路上,锦岁和顾长萧也在聊着燕十二娘,锦岁别有深意地道:
“燕姑娘真是个好姑娘啊!跟她合作胭脂斋真是太对了!”
见顾长萧不答话,她又小声地笑道:“王爷,咱们说好了,跟燕家合作的生意利润对半。
现在边城艰难,那一万两银子,我只要一千两孝敬阿爷就好,剩下的九千两都归你。”
顾长萧这才看向她:“你在乎的到底是燕氏女,还是银子?”
锦岁不解:“这话咋说的,燕姑娘帮咱们挣银子,我当然都在乎啊!”
顾长萧到底把心里最深的疑惑问了出来:“你这么痛快地答应,暂时不把身份换回来,是不是因为燕氏女?”
锦岁懵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整个大无语:
“大哥,你在想啥呢?这跟燕姑娘有一文钱的关系吗?就我的身份和……身体条件,跟燕姑娘绝不可能有啥啊!”
顾长萧笑了,笑的很真诚,不是嘴角微扬,而是眉眼皆染上一层笑意。
他把锦岁给笑懵了,想到自己现在是个男人,锦岁怒道:“你笑话我?难道就因为我身有残疾,跟女子说句话都不行吗?”
顾长萧见她误会,忙解释道:“不是的,我永远都不会因为这个嘲笑季兄。我是
在开心,你唤我大哥。”
“你终于愿意和我义结兄弟。”
锦岁:……
某些时候,这大老板的想法和燕十一也差不多。
锦岁除了干笑还能怎么办?心累了!你们这一个个的,就不能让本王省点心嘛!
“那你对燕姑娘是怎么个看法?我知道她和长安贵女不同,不温柔娴静,直率坦诚。”锦岁明贬实夸地问。
顾长萧摇头:“我对她没有看法,不过是个娇纵过头的大小姐。”
锦岁不乐意了:“你知不知道当初郑家人来打边城,这个娇纵大小姐提着刀守了一夜!”
“人家受伤了一声不吭,即便被我伤了心,也毫无怨言,这样的好姑娘,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个!”
最重要的是,还很会赚钱!
顾长萧轻声道:“所以,你喜欢她。”
锦岁重重点头:“当然喜欢!可不是你想的那种喜欢,非关儿女情长,只是单纯欣赏。”
“我就想告诉你,她是个顶顶好的姑娘,你别先入为主看轻她。”
“我也不学魏主薄那样啰嗦劝说,娶燕氏女有多少好处啥的,我只想你能公平地看对待燕姑娘。”
见顾长萧不答话,而是目光深沉地看向远处,好像在回忆什么一样。
锦岁知道有时候说的越多,越容易有逆反心理,忙转移话题:“不说燕姑娘了,你想先看鱼油火器还是看铁器坊?”
顾长萧立即回答:“先看鱼油火器。”
他也不想聊那个燕氏女,若为此与季兄起争执得不偿失。
锦岁先带他去看窑,外面烧的是一些家常用的陶器,锅、碗、杯、瓶都有,还有砖、瓦,窑外面很热闹。
都是来拉器皿的,新城建设要用,一些拖家带口的士卒家人也来采买,还有不少附近的百姓,因为这个窑口王爷说了,百姓也能来采买。
质量有保证,价格还便宜。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不辞辛苦赶路来边城采买。
还有一些胆子大点的流民,拿着之前赚到的工分,跑来换一些家用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