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劝谏从善如流,有话好好说,不要蹬鼻子上脸,动不动就给我难看。
好好做事,比什么都管用。
李承乾的话,无疑是将他捧上另外一个高度。
同时也让群臣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大唐取得有别于历朝历代的成就,那么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全都能青史留名,后世称颂。
大唐之前有那么多贤人。
为什么处在变革时期的大唐的我们,不能成为后世人眼中的贤人呢?
魏征低头不语,他心中产生了极大的羞愧。
太子是要让我们都成为后世人的贤人。
自己却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深意。
还要太子这般言说才行。
李恪面色没有变化,但心里却是翻起惊涛骇浪。
他们事先是知道封地会免去的。
却不知道会把他们往大唐之外封。
难道真要效仿周王朝故事?
更让他震惊的,是太子的这一番话语。
真是令他耳目一新,眼界大开。
兄长的思想高度,他这一辈子怕是都难以企及啊。
群臣也在蠢蠢欲动,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想站出来发表一同大论。
房玄龄的胡须,也是无风自舞,可见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
李承乾没有时间去看群臣的反应,但大概也猜到几分。
他继续说道:“封王在外,也不是那么说封就封的。”
“还是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
“首先是亲王们要有足够的个人能力。”
“这能力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应该拥有其一。”
李承乾一顿,目光冷峻起来,沉声道:“但孤的弟弟们,却很不幸。”
“他们不能太有能力,也不能太有出众的地方。”
“太有能力了,会有风言风语。”
“没有能力的,却要受到弹劾。”
“他们不管如何做,都要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遭到莫名的弹劾。”
他拍了拍胸口,道:“孤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皇子亲王,何至于被猜疑到这等地步?”
其实。
他这话也是为以前的自己发声。
当年前身过的处境,都是那般为难。
可想而知,皇子们又是何等举步维艰的。
可以说,上至他这个太子,下至皇子亲王。
任何言行,都被人用放大镜观察着。
稍不如他们意,不是教训就是上奏弹劾。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向儿子们,只见一个个都低着头,没有说话。
从感情来说,他是不想看到有这样猜疑的。
可理智与经历告诉他,想要不猜疑,是不可能的。
“现在要他们封王在外,若是没有相应的能力,孤这个作为兄长的很担心。”
李承乾道:“所以,孤允许他们,从文从武,就是要他们学到治理封地的能力。”
“孤也要大唐的公主们,能够为盛世出一份力。”
“难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吗?”
群臣鸦雀无声。
本来就不能说话,现在更不会说了。
就听太子在唱。
“三郎!”
李承乾唤道。
李恪当即道:“殿下!”
“你来告诉陛下,告诉诸公。”
“你是什么想法?”
李恪一愣,他脑海快速的闪过无数念头,随后道:“臣身为亲王,是皇子,更是陛下的臣子。”
“自当紧密的团结在陛下英明领导的旗帜下。”
“不管朝廷是何方针,是何决策。”
“臣拥护陛下的精神与思想,坚定不移,至死不渝!”
李承乾暗暗的称赞一声,不愧是李恪啊。
脑筋转的就是快。
太有活学活用了。
这个态度,表的漂亮。
“四郎!”
李承乾再喊道。
李胖胖没想到自己也有份,他也没多想,顺着李恪的话说了下去。
随后是其他的皇子,一个个站起身来,高声洪亮的言说。
李世民越听,脸色就越是笑容。
他真的太高兴了。
皇子表态完后,就轮到角落的公主们了。
叫她们来,可不是看戏的,是来做戏表态的。
也是要作为一份力量展示的。
李世民看到这些公主们,尤其是那些妹妹们。
嘴角的笑容根本就压不住。
妹妹们的支持,让他心中难以忘却的伤疤,要好受许多。
群臣看着站出来的皇子,先帝之女,当今之女。
头一次感受到来自李氏宗室带来的压力。
这些公主们,通过联姻,可是把朝中不知道多少大臣给捆绑在一起了。
或许大家都没有刻意的去了解。
就连李世民也没有考虑到。
但当李承乾把他们全部都拉出来站台的时候,恍然之间才发现。
这一股力量,强的可怕。
“河间郡王。”
“江夏王!”
“汉王……。”
李承乾可还没有展示完,他把其他李氏宗室也全部点了出来。
李孝恭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发声表明他们的拥护态度。
这朝廷上,一眼望去。
不是皇子,就是公主,不是国公,就是郡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