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军队在半路调了头返回了宋城(商丘)。
玄、齐二国攻陷曲阜,灭亡鲁国,固然使天下大震,但这却不是诸夏最震撼人心的消息。 晋国六卿派遣使者前往洛邑,请求周天子册封他们为诸侯,最让人震惊的是,周天子竟然真的答应了! 他一口气册封了赵、魏、韩、智、中行、范六国,全部为侯爵,六卿回报给了周天子丰厚的贡品,足够他奢靡的度过下半生,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晋国六分,不,晋国公室还在,晋国七分的消息传出后,真正的天下震惊! 从晋文公称霸开始,整个春秋中后期就是晋楚二国争霸,楚国万万没想到现在晋国竟然自己分裂了。 地处西陲的秦国更是欣喜若狂,当年秦穆公称霸西陲,却因为晋国在侧而寸步不能东出,几百年了,秦国矢志不渝的就是东出中原,既而雄霸天下,现在最大的阻碍竟然就这样消失了。 一个七分的晋国,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已经没有了阻止秦楚两国的能力。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易,却正在曲阜中和孔子对弈。 孔子的状态很不好,脸色苍白,气息虚浮,眼周铁青,一看就是没有休息好,棋盘上也彻底失去了水准,被秦易按着杀。 周天子册封乱臣贼子为诸侯之事,对于孔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秦易停下手中的棋子,“仲尼公有话想说。” 孔子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面前的秦易,他呢喃着轻声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是以,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若天子无名无器,又算什么天子,若天子败坏名器,那……” “那人间就要改换天命了!” 秦易见到孔子犹豫,于是自己给他接上了这句话,在秦易前世的时间线中,孔子死前虽然见到了礼崩乐坏,但并没有见到三家分晋,天子册封家臣为诸侯,这邦周礼乐中最惨烈、最惨烈的一幕。 孔子沉默不语。 秦易站起身来,走到院中一颗柳树下,负手而立,“晋国被六分,天子册命为诸侯,若是没有孤出现,姜姓的齐国就会被田氏所篡夺,周天子会再次册封田氏为诸侯,而且还是齐侯,姜姓的齐国就变成田氏的齐国! 周朝会彻底的被扫进垃圾堆,等待最后的毁灭。 什么永恒呢? 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永恒不落,其他的,无论是鲁国、还是周朝,都终将会落下帷幕,只不过是早或者晚。 仲尼公啊,在一个随时破灭的世界中,你却在追求永恒,这不是智者所为,你若是想要看到永恒的光明,那就跟随孤,孤会带你见到那一幕!” 孔子脸上现出疑惑的神色,但又有一些恍然,“玄公,丘不理解您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仲尼公在玄国的这些时日中,应该已经感觉到了我玄国的一些不对之处,我玄国有许多异于诸国的神物。 孤来自于一个至高的世界,名为永恒真界,天皇伏羲、地皇神农、泰皇轩辕都在那里有无数的传说,而孤便是三皇后裔,孤能来到这里,也是因为三皇所为。 在那里有无数的帝王,长生久视,有君王万年不朽,永恒的人才能铸就永恒的礼,如果仲尼公你想要追求永恒,那只有前往永恒真界。 而这世上,只有孤一人,能够前往永恒真界。 这世上,也只有孤,才是天命。 孤的意思是,不是天命选择了孤,而是孤自己就是天命,孤在哪里,就要做哪里的君王!” 孔子是多么聪明的人,秦易所说的虽然让他震惊,但他立刻就反应过来,怪不得秦易会毫不犹豫的灭掉燕国、鲁国,甚至对周天子出言不逊,断言周室的灭亡。 秦易从一开始就准备着代替周室,他认为天命在玄,天下注定将臣服于他,所以他对一切的规则等都不在意,所以他和现在所有的诸侯,都是如此的不同。 秦易说完这些,没有再在院中停留,而是直接离开了这里。 该说的话,已经说尽了,该做的事,也已经做完了,现在就是看孔子自己的想法了。 一个神级的英灵,如果能够收服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那也是命运使然,秦易并不强求。 在秦易离开后,子贡等人走进院中。 一众儒门子弟都回到了曲阜,就像是曾经的那样,但现在这里已经不是鲁国,而是玄国了。 玄国的强大让人心惊,吞并了鲁国的三十多万人口后
,玄国的人口正式突破了百万,无论从哪一個角度来看,都已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国了。
在晋国分裂后,最强的楚国有三百万人口,齐国在二百五十万左右,秦国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晋国分裂后的六国人口,在四十万到八十万之间,至于卫国只有二十万人口,吴国有大约八十万人口,越国有四十万人口,宋国有一百万人口。 等到整合了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和人口后,再加上秦易的底蕴,玄国甚至可能一跃成为天底下最强的国家。 …… 玄国的整个执政机构已经搬入了曲阜,从太玄城到蓟城,现在又到了曲阜,一路向南而来,最后一个秦易看中的都城,则是周天子所在的洛邑。 攻下曲阜后,玄国的统治机构就变得很乱,现在的玄国由彻底割裂开的三部分组成,相互之间互不统属,甚至相互之间还有很大的敌意,这对于玄国的统治自然是不利的。 秦易对于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当然是不满的,在已经初步拥有了比较强大的实力后,他终于决定开始进行中央集权的改革。 这种彻底的分封制度,不能再存在。 这种彻底的封臣制度,也不能再存在。 在玄国战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儒门子弟再次见到了一个同往昔不同的君主,也见到了一群完全脱离他们想象的武将。 比如唐尚。 在子贡等人的想象中,像是唐尚这样的人,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国君应该赏赐给他封邑,让他成为封君,唐尚本人也应当要求这些,如果国君不给的话,那唐尚一定会不满。 但实际上,国君秦易没有给唐尚封地,唐尚自己也没有提,他并没有什么不满,正相反,唐尚对于官位的提升却更加欣喜。 这是子贡等人无法理解的,官位怎么能够和领地比呢? 但对于在中央集权的运朝制度下生活的唐尚等人,对于官位的追求远超过领地。 秦易可是正儿八经的有封地的侯爵,但面对一个宫中出来的太监,都会感到莫大的压力,仅仅因为那个太监代表着皇帝,更不要说丞相、司礼监、大将军等真正的一品大员。 秦易宣布在玄国内部推行郡县两级制度,剥夺所有大夫、士的封邑和在封邑中的政治经济特权,废除官员世袭制度,根据考试来确定才能进而选择官员,彻底废除井田制度,鼓励所有的农民进行垦荒,垦荒的土地在前几年中不收取任何的赋税,最后一条则是制定了《太玄律》。 在过去的时代,代替律法作用的是周礼,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就是,庶人围绕了周礼而不惩罚他们,因为不知者不怪,这是保护,也是蔑视。 而《太玄律》是第一部真正编成的律法,这种详备的律法,是法家的标示,自然让儒门子弟非常惊骇,但当秦易将具体的律法示意给他们看之后,儒门子弟就不再上言。 “律法就是规定,官府所禁止的,官府所倡导的,都在律法中显现,比如我们提倡孝,那么就在官员的任用中增添孝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厌恶私人的斗争,那么就在律法添加有关于对私斗的严酷惩罚。 律法就在那里,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到底是为了百姓而存在,还是为了虐民而存在,就那么明晃晃的存在于那里,再也没有什么可遮掩的。 阴阳秩序的调和才能为国家带来长治久安,颁布了律法,那么国家中的百姓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既能够教化百姓,又能够带来真正的秩序,天下又怎么会不清平呢?” 在秦易颁布了废除官员世袭和废除封土贵族的规定后,玄国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暗流,一大批突然失地的贵族,都在策划着推翻玄国的事情,就像是当年六国贵族试图推翻秦朝的统治。 玄国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过于激烈了,秦易的态度又太过于坚决,这种几乎不给任何反应时间的改变,甚至脱离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子贡等人都进宫劝说过秦易,不要改变的这么彻底。 最终却只得到秦易的一句话,“孤已经忍耐了很久,吞并燕国的时候,孤没有改变任何事,得到齐国大片领土的时候,孤没有改变任何事,齐国已经彻底和孤联盟的时候,孤没有改变任何事。 现在孤得到了鲁国! 孤再也不需要在意任何人。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让所有的反对都来的更猛烈些,乱世当用重典,孤既然有镇压天下的实力,那为什么要缓缓的去改变呢? 谁配让孤去忌惮? 谁配让孤去停下自己的脚步?” 秦易这番强硬的言语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便是国君心中最
深的意思,也让所有人都感知到了国君的强烈自信心,国君已经自信到当今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止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