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照寒霜 作品
第233章 三个企业(第2页)
“60万买三十多亩地的地皮、厂房和设备,不算贵,尤其是搪瓷厂里的设备,很多都是大型钢铁机械,即便是拿去卖废铁,恐怕都得价值好几万,如果按照二手设备倒卖,卖上十几万也是轻轻松松……”
苏长青翻看着搪瓷厂的资产清单,心里想道:“不过,那一百八十多号员工被拖欠的工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目前厂子里拖欠的工资大概是半年工资,平均每名员工的月薪按照350元计算,一个月就是6万5千块钱,半年就是差不多40万。这样加起来,就是100万。
100万买这么一个厂子,虽然也算不上很贵,但也绝对不算便宜了。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100万买这些东西值不值,而是买来这个厂子后,能做什么。
搪瓷制品注定要被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所取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不是一些小手段、小聪明就可以挽回的。
如果接手搪瓷厂,以后肯定也不能继续做各种搪瓷产品,只能转行。
但转行的话,又要涉及很多问题,比如转到哪一行,又比如转行后,目前的这些员工还能不能用,如果不能用的话,这么多员工全部开除的话,会不会惹乱子,政府又会不会进行干涉?”
“这个搪瓷厂,暂时不予考虑。”
苏长青将搪瓷厂的资料看完后,放在一边,拿起第二份资料。
这是一个服装厂,叫“春兴服装厂”。
苏长青没有听说过这个服装厂,而从资料来看,这个服装厂的规模相比人民搪瓷厂也小了很多,整个服装厂的占地面积只有五千平米,员工数量也只有二十多人。
资料显示,这个服装厂的内部问题倒是不大,虽然也有领导员工占企业便宜的情况,但并不严重,不至于因为这个就让服装厂干不下去。
真正令服装厂难以经营下去的原因是市场影响。
这个服装厂以前生产的服装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款式,放到现在已经不流行了,不受市场欢迎。
虽然服装厂也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些调整,仿制了一些流行款式,但碍于技术和设备等原因,他们制作出的服装在美观、质量等方面不如市场主流,因此销量越来越低,业绩越来越差,经营到现在,已经濒临倒闭。
如果想接手服装厂,需要补齐之前拖欠员工的约5万元工资,另外再额外支付10万元的转让费。
“这个厂子,倒是可以考虑。”
苏长青喃喃自语。
一方面,15万块钱的数目不多,他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出来。
另一方面,他虽然不懂服装设计,但凭借前世记忆,指导专业人员设计出几款流行服饰还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后世的一些营销手段,把这个服装厂盘活的难度并不大。
“再看看下一个。”
苏长青拿起第三份资料,翻开之后,微微一怔:“青禾罐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