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上的猫1 作品

第八十六章 三国演义!(第2页)

 所以苏允这才找苏轼借书,以三国志为蓝本,这样来写就轻松多了。

 不过这工作依然很难,因为苏允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他想要让《三国演义》更加的精彩与完美!

 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自然是极好的,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但并不是说这本书便是完美的。

 相反,这本书依然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的,其中不乏有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整个小说的空间结构则是缺乏逻辑秩序而显得破碎零乱,主次、前后、轻重、衬映、深浅等应有区分度不够分明的缺点。

 这大约是原作者被大量的史料所迷惑的缘故。

 写作者尤其要注意海量的资料所带来的麻烦,很多人写东西的时候收集资料,然后这个不愿意放弃,那个也要塞进去,最后只能堆叠出来一堆屎山。

 当然,三国演义算是做得很好了,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苏允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里面有些逻辑不够贯通的地方给修补一下,让其气韵更加的贯通。

 当然……

 更加重要的是——塞点私货进去。

 写书不塞私货,那还不如不写。

 不过苏允对此事十分谨慎,他深知三国演义的魅力,一旦出世,必将引起天下人的热捧,到时候里面所写的所有东西,都会被人一一考证出来,甚至集结成为某个分类的册子,比如说各种战争的谋略、政斗的筹谋等等。

 要塞私货进去,便须得能让人看懂,看懂了也就是众所周知了,那么朝廷也必然会知道,那么这塞进去的私货,将会决定书的命运,所以这要塞什么私货进去,须得好好地思虑一番。

 不过那还是之后的事情,现在要先把整个架构给理出来,然后慢慢往里面添加东西便是,至于合不合规,到时候还得请苏轼来把关才是。

 苏允大吃大嚼,很快便将饭菜给吃完,他抹了把嘴,起身喝了口浓茶。

 此时苏轼也将三回小说堪堪看完,不过他没有说话,只是掩卷而思。

 苏允也不打扰他,又是埋头进了资料之中,他要整理的东西多着呢!

 三国演义全书六十余万字,却足足描写了近百场战争,其中被人津津乐道便有北方统一战、江东统一战、西川统一战、濮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等等。

 人物更是浩繁,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其中武将四百余人人,文官四百余人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一百余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六七十人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一百余人人。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便有近百位,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三百人。

 光是战争与人物的整理,便是一个极为繁重的工作!

 所以苏允哪有时间管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