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成功令许多观望的人一下子就涌了进来,大大缓解了温宁人手不足的窘况。而云水同城,也彻底开到了开封府大大小小的街巷。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转眼五年过去了。
赵祯依然没有儿子。即便赵祯是出了名的性格宽厚的皇帝,但他也不甘心自已后继无人,只能把皇位传给别人的儿子。但他现在最操心的是他女儿的婚事。他与赵徽柔的生母苗淑仪正在看尚衣库做的嫁衣。
“徽柔,快来看看这件嫁衣,喜不喜欢?有不满意的让尚衣库改改。”
赵徽柔面无表情的走过去,轻轻瞥了眼这件华丽至极的嫁衣。“姐姐,这件衣服我哪哪儿都不满意,麻烦你帮我送回尚衣库去。”
苗淑仪脸上的笑容一滞,她小心翼翼的看着变了脸色的赵祯,又担忧的看了眼女儿。
“姐姐,赶紧去吧。”
苗淑仪只得命人把嫁衣拿上,离开。
苗淑仪走后,赵祯脸色铁青的坐在那里,手掌一拍桌子,呵斥道:“李玮为人忠厚老实,才学也不错,你到底哪点不满意?”
赵徽柔淡淡的道:“女儿哪里都不满意。爹爹不用再费心了,我是不可能嫁给李玮的。”
赵祯只当她是在耍脾气,“婚期已定,八月戊申宜嫁娶,你不想嫁也得嫁。”
赵徽柔:“那就得看他有没有命来娶了。”
赵祯一愣,他看着表情认真的女儿,随即怒道:“你疯了?”
赵徽柔却轻笑了一声,说道:“不想嫁人,尤其是不想嫁给不喜欢的人,在爹爹看来就是疯了吗?”她张开双手,仿佛在拥抱整个世界,“我是大宋的公主!我身上流着的是皇室血脉!我受万民供养!我为什么要嫁给一个除了忠厚老实什么优点都没有的男人?”
赵祯以为女儿是受了刺激,他试图安慰她,说道:“徽柔,爹爹不会害你,李玮会是你很好的归宿。”
赵徽柔却摇了摇头。她不想再谈这件事了,因为她的爹爹对生母的愧疚已经蒙蔽了他的心,她放弃了将其唤醒。“爹爹,与其考虑将我嫁给谁,不如考虑下封我做皇太女,如何?”
皇太女三个字重重的砸在赵祯的头上,让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爹爹,我那几个弟弟都没能立住,你真的甘心把皇位让给别人吗?与其让其他宗室子来继承皇位,不如让我,你的亲生女儿来继承皇位。”
“可、可你是女子……”
“女子又如何?则天大圣皇帝难道不是女子吗?女子哪里不如男子?汉朝有吕后,有窦太后,北魏冯太后,甚至离我们最近的,辽国的萧太后,爹爹,你能说她们比不上男子吗?爹爹,女儿身体里流淌着的是你的血脉,让自已的血脉后人继承皇位,还是让别人的儿子继承皇位,你应该知道该怎么选择。”
一边是宗室子,一边是自已的女儿,他当然选择自已的女儿。可是就算他同意了,文武百官会不会同意?天下百姓会不会同意?
“只要爹爹支持我,剩下的问题就都交给我来解决吧。”
赵祯的心狠狠的颤动了。他的身体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他一直拖着不肯立嗣子,不就是想要自已的孩子继承皇位吗?他是没有儿子,但如果徽柔真的能……
接下来的事,赵祯不敢往下想了。不过如果徽柔有争夺皇位的心思,那她就不能嫁人。与李玮的婚事,看来只能作罢了。
这时,民间开始铺垫舆论了。
酒楼中,两学子坐在大堂,隔着一张方桌对饮。大宋不以言获罪,学子们谈论国情时事是常有的。起初周围的不以为意,以为不过又是两个怀才不遇的在那儿倒苦水呢。谁知这两人的谈话越聊越出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竖起了耳朵,光明正大的偷听起来。
一人问:“据说官家又拒绝了立嗣子的请求。你说官家都快知天命了,至今仍未有儿子,为何不立嗣子?”
另一人反问:“官家没有儿子,但又不是没有女儿,为什么要立嗣子?”
“难不成让女人当皇帝不成?”
“为什么不能让女人当皇帝?这又不是没有先例,大唐则天大帝不就是女皇帝?”
“嘘!你不要命了,这是咱俩能说的吗?”
“嗐!你就是胆子小,怕什么?倒回三十多年前,官家年幼,朝中大权不也是掌握在刘太后手中?刘太后还只是先皇的妃子都能掌权,没道理流着皇族血脉的公主不能掌权。”
“可公主总是要嫁人的啊。”
“那就甭嫁了,找个上门皇夫不就得了?”
“你真是越说越离谱了,赶紧闭嘴吧。”
“我说什么了?我说的不对吗?刘太后是不是掌权了?军国重事都是她在处理。还有那辽国的萧太后,她在辽国掌权近三十年的时间啊,三十年啊!澶渊之盟怎么来的你难道忘了吗?他辽国女子如此厉害,难道我大宋比不上吗?大宋公主要是当上了皇帝,肯定比萧太后做得更好!说不准燕云十六州都能收回来!”
起先,周围的人只是听听而已。听到他们谈论当今的女儿做皇帝的事,大家纷纷摇头。但是随着他们的言论,大家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的。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
同样的事情在多个地方发生。
“哎,你听说了吗?xx酒楼有两个学子喝酒聊天,竟然聊到了让官家立皇太女的事。”
“李兄,不得了的大消息啊,听说官家册封皇太女了。”
“号外,号外,当今立福康公主为皇太女了!”
“胡说,福康公主婚期将至,怎么可能被立皇太女?”
“咦?你难道不知道吗?官家已经作废了福康公主的婚约了。”
“真的假的?难道官家当真要立太女?”
宗室那边也听到了风言风语,虽然他们不觉得这是真的,但依然给赵祯施加压力,要他尽快立嗣子。还有朝臣们,与宗室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赵祯赶紧立嗣子,以稳定民心。结果赵祯受到的压力太大,脑子里的那根弦绷断了,在早朝的时候下旨立了赵徽柔为皇太女。
文官们一愣,随即态度激烈的反对。朝堂上乱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