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写批准官员的记录册时,刘瑾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好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傲慢,手中的毛笔如同他掌控权力的魔杖,随意决定着官员们的命运。那些渴望晋升的官员们,不得不对他阿谀奉承,以求得到他的青睐。
刘瑾还任意借用某种事端抄没故大臣的家产,甚至连其妻子、奴婢都不能幸免。他的心中只
有无尽的贪婪和欲望,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在他的搜刮下,天下库府的收藏被日夜掏空,他随便添设巡捕、巡盐等官员,四出苛求各个边塞的屯田赋税,中饱私囊。整个国家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宁之中,海内骚动,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黑暗的五年里,只有大理评事罗侨,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尽管他多次上疏对抗刘瑾,却没有受到刘瑾的陷害。罗侨身材修长,面容坚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的信念。他站在朝堂之上,毫不畏惧地指责刘瑾的罪行,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的心中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朝廷内外的人士对此都感到非常奇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刘瑾会放过罗侨。有人猜测是罗侨的刚正不阿让刘瑾有所忌惮,也有人认为是上天在保佑着他。但无论如何,罗侨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丝希望,让他们相信在这黑暗的时代,仍然有正义之士在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
而许多士大夫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学得很乖巧,以阿顺世事。他们如同墙头草一般,随风摇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尊严。刘瑾经常向别人借贷,用以考验士大夫是顺应他,还是违抗他。某一朝士,在权力的诱惑下,选择了屈服。他身材矮小,面容猥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怯懦。他跟着刘瑾的门下客某人,去求见刘瑾。客某先进去对刘瑾说:“尊公您的帽子戴得很低,几乎接近眉毛了,而他的帽子却很高,您看应该怎么办呢?”刘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说:“既然如此,暂且进来吧。”
待到与某朝士相见时,刘瑾瞪目而视,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愤怒。朝士见状非常惊恐,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心中充满了恐惧。他连忙退了出去,换了一顶低些的帽子,再前来相见,刘瑾这才高兴了。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仿佛在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
国子监祭酒王云凤,以前为陕西提学,他常常张榜斥责生员,就像审讯囚犯一般。刘瑾听到以后,就把他调迁了。王云凤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刘瑾,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于是,他决定去拜见刘瑾。
王云凤身材肥胖,面容谄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讨好的意味。他来到刘瑾的面前,卑躬屈膝地行礼。刘瑾斥责王云凤说:“祭酒算个什么东西,你看你长得一猪毛!”王云凤非常惶恐,他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还得对刘瑾的谩骂表示感谢。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得不忍受刘瑾的侮辱。
王云凤退去以后,便请刘瑾视察太学,这是效法唐朝宦官鱼朝恩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好刘瑾,让他忘记自己的过错。接着,王云凤又严格依照刘瑾近来处理政务的行迹制定条例,请求永远以此做为执行政令的成宪法规。他的心中充满了谄媚和奉承,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学者的尊严和骨气。
给事中屈铨也如王云凤一样,提出相同的请求。他们如同刘瑾的忠实走狗,为了迎合刘瑾的心意,不惜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朝廷内外的不满和谴责,但他们却毫不理会,仍然一意孤行。
刑部尚书刘璟多次遭到刘瑾的怒骂和污辱,刘璟对此深为恐惧。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刘瑾的刁难。他的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为了讨好刘瑾,他特别对其属下三个人上奏章加以弹劾,刘瑾则表彰他能督责属下,看刘瑾的神情很是高兴。于是,刘瑾从此以为他自己什么事都能办到,可以为所欲为了。
有一天,刘瑾流着泪对张采说:“开始时,谷大用、张永等人,生怕外廷大臣作践我们宦官,他们便推举我出面抵挡。我以一己之身而殉天下,被我抑制和裁撤的官员太多了。现今天下人的怨恨,全都集中到我一个人的身上,而谷大用他们这些人却太太平平地享受清福,我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脱身休息呀。”刘瑾的脸上露出了疲惫和无奈的神情,他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和不甘。
张采听了这话,就屏退左右侍从,说:“今上(朱厚照)没有儿子,势必要立皇族宗室子弟继嗣大位。如果立年长而又贤能的人为君主,尊公你就要遭受灾祸。不如选立一个年纪幼小的宗室之子,那样,尊公你就能常保富贵而无忧了。”张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算计,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刘瑾的地位,同时也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刘瑾说:“你说得很对。”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但又过了几天,刘瑾忽然又改变了主意,他对张采说:“不要立宗室之子为君,我可以自立当朱厚照。”刘瑾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疯狂和野心,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
张采告诉他说这样做不行,刘瑾勃然大怒,竟抛掷茶盘殴打张采。张采吓得连忙跪在地上,不敢再说什么了。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他知道刘瑾已经失去了理智,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待刘瑾事败以后,张采坐罪为刘瑾的谋叛同党,张采大声呼叫说:“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可以明察我心!”
他的脸上露出了绝望和悔恨的神情,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
最初,刘瑾被绑缚起来,后又有旨降居刘瑾于凤阳。李东阳对各大太监们说:“假如朱厚照再起用刘瑾,该当如何呢?”张永说:“有我在,不用顾虑这些。”不久,刘瑾给朱厚照写了一个字条,说:“我被擒之时,光着身子连一件衣服都未穿,乞请给我一二件破衣服遮遮体吧。”朱厚照看了这张字条,很是怜悯,就命令给刘瑾送去旧衣服一百件。
对此,张永开始非常畏惧,便与李东阳商量对策。他们知道,如果刘瑾再次得势,他们将面临灭顶之灾。最后他们令科道官员继续弹劾刘瑾,可是这些弹劾刘瑾的奏章中有很多却涉及文武大臣。张永拿着这些奏章到了左顺门,交给各位谏官,对他们说:“刘瑾用事之时,连我这样的人都不敢随便讲话,何况两班文武官员呢!现今我们只罚责刘瑾一人,你们可以另写奏章交上来。”
开列刘瑾罪状的狱词已经准备好了,其中只是词连文臣张采、武臣杨玉等六人。张采上疏,说是他自己受到冤枉,就把李东阳阿顺刘瑾的事全都揭发出来。后来张采突然死于狱中,他的尸体被拖到大街上折成数段。
在四川,巡抚、都御史林俊正站在自己的官署中,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满是忧虑。林俊身材高大,面容坚毅,一双眼睛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奏章,那是他对朝廷现状的深深担忧和恳切建议。
“如今刘瑾虽死,可朝政权柄却仍在宦官小人之手,这如何是好?”林俊自言自语道,眉头紧锁。他想起了曾经的朝堂,那些贤能的老臣们,如刘健、谢迁、林瀚、王鏊、韩文等,他们为国家尽心尽力,却被刘瑾排挤。如今,他渴望朱厚照能够还驾内宫,选择皇族宗室中的贤能者,养于别宫,重新召回这些老臣,以修举旧政。
林俊深吸一口气,毅然决定将这份奏章呈递给朱厚照。他拿起笔,在奏章上又添了几笔,更加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他必须勇敢地站出来。
当这份奏章被送到京城时,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它引起了各方的反应,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而更多的人则是在观望。
在皇宫中,朱厚照朱厚照正坐在龙椅上,漫不经心地看着手中的奏章。他的面容英俊,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慵懒。当他看到林俊的奏章时,微微皱起了眉头。
“还驾内宫?召回老臣?这林俊真是多事。”朱厚照嘟囔道。他并不想改变现在的状态,他觉得自己在宫中自由自在,不想被那些老臣们束缚。于是,他将这份奏章留中不发。
而在朝堂上,御史张芹则站了出来。张芹身材瘦弱,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正义。他看着朱厚照,大声说道:“陛下,刘瑾专权乱政时,李东阳阿谀承顺,不能抗直力争。待到陛下任用正臣,消灭内乱之后,李东阳又以他人之功为己功,冒领恩赏。乞请陛下罢除他的官职。”
张芹的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朝堂上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些人赞同张芹的观点,认为李东阳在刘瑾专权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有些人则认为李东阳在艰难的局势下也有自己的苦衷。
朱厚照朱厚照听了张芹的话,微微一愣。他看向李东阳,只见李东阳面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慌。朱厚照心中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李东阳连忙跪地,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臣冤枉啊。在刘瑾专权时,臣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国家的稳定,臣不得不委曲求全。如今,臣绝无冒领恩赏之意。”
朱厚照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不听张芹的意见。他觉得李东阳在朝廷中还有一定的作用,不能轻易罢黜他的官职。
然而,此时的朝廷局势依旧不容乐观。刘瑾虽然被杀,但政权仍在内侍宦官之手。魏彬、马永成等宦官擅执朝政,他们的权力欲望丝毫不亚于刘瑾。他们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打压异己,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在两河南北和楚、蜀等地,盗贼再度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