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焉在 作品

第二百二十章:李梦阳被捕及营救(第2页)

 在这个黑暗的时代,正义之士们并没有放弃抵抗。御史涂祯就是其中之一。涂祯,江西新淦人,他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最初为江阴县的县令,治理行政很有声名,被称为天下第一。后朝廷征用为御史,派他去长芦巡视并征课盐税。

 刘瑾想让涂祯把当年剩余盐所值银两均克扣下来,涂祯不依从他的意见,所以刘瑾衔恨于他。

 涂祯站在长芦的盐场中,看着堆积如山的盐,心中充满了正义。他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刘瑾此人,贪婪成性,吾等不能助纣为虐。”

 随从担忧地说道:“大人,刘瑾权势滔天,我们若违抗他的命令,恐遭不测。”

 涂祯坚定地说道:“吾身为御史,当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岂能因畏惧刘瑾而违背良心?”

 后涂祯回朝复命,等候在朝门以外。刘瑾从这里经过,涂祯对他没有行礼。刘瑾心中大怒,他认为涂祯这是在故意挑衅他的权威。

 刘瑾阴沉着脸,对身边的手下说道:“此人竟敢如此无礼,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于是,刘瑾矫旨把涂祯下于锦衣卫狱,罚杖刑,准备发配肃州去戍边。

 涂祯在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他的身体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他心中没有丝毫的后悔,他知道,自己是为了正义而战。

 由于涂祯被打成重伤,便死于狱中。刘瑾仍然不罢休,他进行查访涂祯的家乡,查得涂祯有个儿子叫涂朴,便把涂朴起解充军。

 而前总制三边都御史杨一清也陷入了困境。杨一清身材高大,面容威严,他身着铠甲,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果敢。他曾巡视边防,上疏陈述战守之策,又提请镇守东胜,开屯田数百里,以节省内河运输的费用。这道奏章被批复曰“可”。于是,杨一清就兴筑边墙,准备按期完工。

 然而,刘瑾一向嫌隙杨一清,所以罢了杨一清的官,修筑边墙的工程也给停了。

 杨一清被罢官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看着自己辛苦修筑的边墙工程被停止,心中充满了不甘。

 但到了这时,刘瑾

又说杨一清修筑边墙浪费太大,以故把杨一清逮捕下诏狱。

 杨一清在狱中,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刘瑾是在故意陷害他,但他却无法为自己辩解。

 大学士王鏊得知杨一清被捕下狱,心中充满了担忧。王鏊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沉稳。他对刘瑾说道:“杨一清有高才,而且威望亦高,为国修边,何以为罪?”

 刘瑾冷笑道:“此人与我作对,就是有罪。”

 李东阳也极力劝谏,他对刘瑾说道:“刘公公,杨一清乃国家栋梁之才,不可轻易治罪。若杀了他,恐失人心。”

 在王鏊和李东阳的极力劝谏下,杨一清才得释放。

 过了一个月,京城的天空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刘瑾此刻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搜刮财富,巩固自己的权力。

 “哼,湖广受灾,正好是个机会。”刘瑾自言自语道,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决定假借湖广受灾为名,上奏派其同乡、侍郎韩福出任督理粮饷。

 韩福,一个面容猥琐、眼神贪婪的官员。他接到刘瑾的命令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韩福立刻启程前往湖广,一路上,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到达湖广后,韩福开始了他的搜刮聚敛之旅。他不顾百姓的死活,想尽各种办法征收赋税,收取贿赂。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敢怒不敢言。

 韩福在湖广大肆搜刮,得馈赠银两数万。他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的收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哈哈,这次可真是赚了个盆满钵满。”韩福笑着说道。

 此事完毕以后,刘瑾又命韩福兼任副都御史,督理湖广收缴赋税。韩福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湖广之民深受其苦。

 与此同时,御史王时中也陷入了困境。

 正德初年,王时中曾经不顾朱厚照的意思,上疏论列刘瑾的罪过。因此,刘瑾很忌恨他,并把王时中的名字写在他的屏壁上,以志不忘。

 不久,王时中巡按宣府、大同。他看到纲纪废弛,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决定极力匡正,以振作边疆将士的精神。

 然而,总督刘宇却与刘瑾私情很厚。刘宇身材肥胖,面容圆滑,他为了讨好刘瑾,经常向王时中荐用一些赃官。王时中不予受理,这让刘宇心中很不满。

 刘瑾既与王时中有了嫌隙,刘宇也从中说了些王时中的坏话。于是,刘瑾矫诏逮捕王时中,令他戴着很重的长枷,在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门前,露天站了三天。

 王时中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身体被长枷压得几乎变形。他多次晕倒,几乎丧命。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东阳挺身而出,营救王时中。李东阳,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他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他深知王时中的为人,也明白刘瑾的恶行。他决定为正义发声。

 李东阳来到刘瑾面前,说道:“刘公公,王时中乃是忠臣,他一心为朝廷,为百姓。你如此对待他,恐失人心。”

 刘瑾冷笑道:“此人与我作对,就是有罪。”

 李东阳继续说道:“刘公公,如今朝廷局势动荡,你若一味打压忠臣,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请你放过王时中吧。”

 在李东阳的极力劝说下,刘瑾最终同意释放王时中。王时中被释放后,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自己能够活下来,多亏了李东阳的营救。

 而在朝廷中,一场关于人事任免的争论也在进行着。以王佐为南京户部尚书。当时派遣科道官员,到各边塞核查刍粮,许多巡抚廷臣先后被累罪下狱。

 一天,王佐与尚书顾佐等人,去见刘瑾。刘瑾提到这次惩处巡抚廷臣的事,他说:“朝廷必须大行诛戮,这些大臣们才能知道有所畏惧。”

 有人诋毁尚书许进,刘瑾便对诸大臣说:“许进是个奸邪小人,只有像刘宇这样的人才可以作吏部尚书。”

 王佐听了刘瑾的话,心中很不满。他说道:“我王佐与尚书刘宇素来感情深厚,而与许尚书交谊很浅,然而,我认为许进素有威望,恐怕刘尚书不如他。”

 诋毁许进者因而说:“王佐党附许进。”刘瑾大怒,就把王佐迁官南京,准备调离京师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处治他。

 在这个黑暗的时代,正义之士们不断地遭受着打击。而进士陈璋也未能幸免。

 陈璋,一位年轻有为的进士。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聪慧与坚毅。陈璋在弘治乙丑年(1505年)中进士。

 陈璋既已还乡,就想终身奉养老母。他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面容和蔼,眼神中充满了慈爱。

 陈璋的母亲对他说:“我听说忠孝不能两全,不舍弃当孝子的心愿,怎么能够成为朝廷的忠臣呢?我就是想以你的俸禄来养活我,那样,我的愿望就得到满足了。”并催促儿子北上入朝。

 陈璋听从了母亲的话,决定北上入朝。当他到达京师的时候,正赶上刘瑾因为图谋篡逆

而获罪,但尚未彻底垮台之时。

 刘瑾又矫命强迫陈璋致仕。许进听到这事以后,就在朝堂上大声宣布说:“古今以来,有谁曾经听说过,进士还可以致仕的?”许进想要援助陈璋,但力不能及。

 有同事者,强要陈璋贿赂刘瑾,陈璋说:“靠行贿得官这个官我宁可不当。”陈璋神色怡然地走在回乡的道路上,待他到家刚刚二旬,他的老母就寿终正寝了。

 议论的人都说,这是上天促使陈璋成为一个孝子的。后来刘瑾被杀了头,陈璋才应诏,又被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