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焉在 作品

第九十三章:建文帝燕王之战一触即发

 1398年十一月,金陵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皇宫之中,气氛凝重,建文帝朱允炆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心中思绪万千。

 此时,一位太监匆匆走进来,跪下禀报道:“陛下,有人告发燕王、齐王要反叛。”建文帝微微一震,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立刻召来黄子澄,急切地问道:“黄爱卿,有人告发燕王、齐王要反叛,此事当如何处置?朕应当先剪除谁?”

 黄子澄恭敬地行了一礼,面容严肃,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燕王很长一段时间自称有病,却每天操练兵马,又搜罗了许多江湖散人武士安排在自己身边,蓄谋已久,反叛的时机日渐显露,应当马上剪除他。”黄子澄的语气坚定,他深知燕王朱棣的野心和实力,若不及时采取行动,必将危及朝廷的稳定。

 建文帝听了黄子澄的话,心中更加纠结。他深知燕王朱棣英勇善战,麾下兵强马壮,若贸然行动,恐引发大乱。但他又不能坐视燕王的势力日益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建文帝站起身来,缓缓踱步,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来人,将齐泰召入宫内。”建文帝下令道。不一会儿,齐泰匆匆赶来,行礼后站在一旁,等待建文帝的询问。

 建文帝看着齐泰,忧心忡忡地问道:“齐爱卿,如今想要斩除燕王,而燕王素善用兵,北军又骁勇善战,朕该如何是好?”

 齐泰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答道:“陛下,现在北部边塞有故元遗兵进犯,可以以戍守边塞为名,派遣将领戍守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石别苏木),将燕王护卫兵全部调出边关,以弱燕王之势、控制北平,便可将他斩除了。”

 建文帝听了齐泰的建议,微微点头,但心中仍有疑虑。他问道:“此计可行否?燕王若察觉朕的意图,又当如何?”

 齐泰自信地说道:“陛下放心,此计甚妙。燕王虽善用兵,但只要我们行动迅速,他必来不及反应。而且,我们可以暗中派遣人手,密切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可立即采取行动。”

 建文帝沉思良久,最终决定采纳齐泰的建议。他下令道:“就依齐爱卿之计。派遣工部侍郎张昺任北平左布政使、派谢贵任都指挥使,暗中观察燕王的动静,以俟机剪除燕王。”

 与此同时,在北平的燕王府中,燕王朱棣正与谋士道衍和尚商议着未来的局势。燕王府内,戒备森严,侍卫们神色警惕,来回巡逻。朱棣身着黑色蟒袍,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眼神深邃而锐利。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静静地站在朱棣的面前。他身穿一袭灰色的僧袍,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和宁静的力量。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却梳理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感觉。

 “王爷,如今朝廷对您的猜忌日益加深,恐怕不久就会有所行动。我们必须早做准备。”道衍和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

 朱棣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哼,那朱允炆小儿,软弱无能,竟敢对本王下手。本王岂会坐以待毙?”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朱棣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行动,保卫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大师,你有何良策?”朱棣问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道衍和尚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我们可以一方面继续装病,迷惑朝廷;另一方面,暗中扩充兵力,联络各方势力。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举兵南下,夺取皇位。”

 朱棣听了道衍和尚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知道,道衍和尚的建议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大师所言极是。本王即刻下令,加强王府的守卫,秘密招募勇士。同时,派人联络各地的藩王和将领,争取他们的支持。”

 道衍和尚微微点头,说道:“王爷英明。不过,我们在行动中必须小心谨慎,不可露出破绽。朝廷的耳目众多,一旦被他们发现我们的计划,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大师放心,本王会小心行事。本王一定会让那些小瞧本王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朱棣转身回到书桌前,拿起笔,写下了一道道命令。他的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他将命令交给身边的侍卫,说道:“立刻将这些命令传达下去,不得有误。”

 侍卫领命而去,书房中又恢复了寂静。

 就在燕王朱棣积极准备的时候,朝廷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部侍郎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带着圣旨来到了北平。他们二人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一队士兵,威风凛凛地进入了北平城。

 张昺和谢贵来到北平后,立刻展开了行动。他们四处走访,暗中观察燕王府的动静。同时,他

们也在积极联络北平的官员和将领,争取他们的支持。

 而在魏国公府中,魏国公徐辉祖正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是燕王王妃的兄弟,深知燕王朱棣的野心和实力。他也明白,一旦燕王举兵反叛,必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徐辉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犹豫不决。

 最终,徐辉祖决定将燕王的情况秘密地告诉建文帝。他写下一封密信,派亲信之人送往金陵。信中详细地描述了燕王朱棣的一举一动,以及他对局势的担忧。

 建文帝收到徐辉祖的密信后,对他的忠诚深感欣慰。他见徐辉祖值得信任且可委以大任,便下诏加封为太子太傅,同李景隆一起掌管天下的兵马,协同一道设谋剪除燕王。

 1399年正月,金陵城的天空依旧阴沉,仿佛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皇宫之中,建文帝朱允炆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御书房内,面容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思索着如何应对燕王朱棣日益增长的势力。

 此时,一位太监匆匆走进来,跪下禀报道:“陛下,燕王派遣长史葛诚入朝奏事。”建文帝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立刻下令道:“将葛诚带来,朕要亲自询问燕王府中情况。”

 不一会儿,葛诚被带到了御书房。他神色紧张,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建文帝。建文帝看着葛诚,温和地说道:“葛诚,你不必害怕。朕听闻你在燕王府中多年,对燕王的情况想必十分了解。今日你如实相告,朕定不会亏待你。”

 葛诚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他是燕王的长史,对燕王有着一定的忠诚;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建文帝是天下之主,若违抗他的命令,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葛诚最终决定向建文帝坦白。

 “陛下,燕王朱棣心怀不轨,久有反意。他虽自称有病,却每日操练兵马,暗中搜罗江湖武士,扩充自己的势力。燕王府中戒备森严,燕王对陛下的举动十分关注,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的变故。”葛诚如实说道。

 建文帝听了葛诚的话,脸色更加阴沉。他问道:“那燕王可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葛诚回答道:“目前燕王尚未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陛下若不及时采取行动,恐怕燕王迟早会举兵反叛。”

 建文帝沉思片刻,说道:“葛诚,朕知晓你的忠诚。你且回到燕王府中,作为朕的内应,密切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朕汇报。事成之后,朕必有重赏。”

 葛诚领命,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安。他知道自己一旦回到燕王府,必将面临燕王的怀疑和猜忌,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家族的命运,他不得不冒险一试。

 葛诚离开金陵城,踏上了返回燕王府的路途。一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与此同时,在北平的燕王府中,燕王朱棣正与谋士道衍和尚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燕王府内,气氛紧张,侍卫们神色警惕,来回巡逻。朱棣身着黑色蟒袍,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眼神深邃而锐利。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缓缓说道:“王爷,如今朝廷对您的猜忌日益加深,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此次长史葛诚入朝奏事,不知会带来怎样的消息。”

 朱棣微微点头,冷笑道:“哼,那朱允炆小儿,软弱无能,竟敢对本王下手。本王岂会坐以待毙?葛诚若有二心,本王定不轻饶。”

 几天后,葛诚回到了燕王府。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燕王朱棣看到葛诚的模样,心中顿时起了疑心。

 朱棣冷冷地看着葛诚,问道:“葛诚,此次入朝奏事,可有何异常情况?”

 葛诚心中一紧,强作镇定地回答道:“王爷,此次入朝奏事一切顺利,并无异常情况。”

 朱棣盯着葛诚的眼睛,似乎想要从中看出些什么。他沉默片刻后,说道:“葛诚,你跟随本王多年,本王对你一直信任有加。但如今局势复杂,你可不要有二心。”

 葛诚连忙跪下,说道:“王爷,臣对王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次入朝奏事,臣只是如实汇报了燕王府的情况,并未有任何不妥之处。”

 朱棣心中虽然怀疑,但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挥了挥手,让葛诚退下。葛诚离开后,朱棣对道衍和尚说道:“大师,葛诚此次回来,面色异常,本王怀疑他已被朝廷收买。我们必须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道衍和尚微微点头,说道:“王爷所言极是。我们可以暗中派人监视葛诚的一举一动,若他真的有二心,便立即除掉他。”

 一个月后,春寒料峭,金陵城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皇宫的大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身着华丽的服饰,昂首阔步地走进皇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威严,仿佛整个皇宫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燕王沿着皇上专用的御道大步前行,两旁的侍卫们面露惊愕之色,但却无人敢上前阻拦。朱棣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向众人

宣告他的存在。当他踏入宫殿的那一刻,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此时,监察御史曾凤韶挺身而出,他满脸怒容,指着燕王大声控告道:“燕王,你竟敢对皇上大不敬!从御道入宫,上殿不拜,你这是何居心?”

 燕王朱棣微微扬起下巴,冷笑道:“哼,本王乃皇室宗亲,有大功于国家,何罪之有?”

 建文帝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他的手指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努力保持着冷静。他缓缓说道:“都是亲戚,不用追究。”

 曾凤韶急切地说道:“陛下,燕王如此放肆,若不加以惩处,日后恐难以服众啊!”

 建文帝摆了摆手,示意曾凤韶退下。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不想因为此事与燕王彻底决裂;另一方面,他也明白燕王的野心和傲慢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就在这时,户部侍郎卓敬悄悄地来到建文帝身边,呈上了一份密奏。建文帝接过奏章,打开一看,脸色变得更加凝重。卓敬在奏章中写道:“燕王聪慧过人,酷似先帝(朱元璋)。况且北平这个地方乃是强悍少数民族居住之地,金朝、元朝都是从北平发迹,应当将燕王改封至南昌,以绝后患。”

 建文帝看完奏章后,将其放在袖中,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卓敬的建议不无道理,但他又不忍心对自己的亲叔叔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

 第二天,建文帝召见卓敬。建文帝看着卓敬,缓缓说道:“卓爱卿,你昨日的奏章朕已看过。燕王与我乃亲生骨肉,何致于到这步天地。”

 卓敬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坚定地说道:“陛下,正因为燕王与陛下是亲生骨肉,陛下才更应该当机立断。燕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日后必将酿成大祸。难道隋文帝与杨广不是亲生父子吗?”

 建文帝听了卓敬的话,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为了权力而父子相残的故事,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知道卓敬是为了国家的稳定着想,但他实在无法狠下心来对燕王采取行动。

 良久,建文帝叹了口气,说道:“爱卿不必再提此事。”

 卓敬心中焦急,他再次劝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若不果断行动,后悔莫及啊!”

 建文帝摇了摇头,说道:“朕心意已决,此事不要再提。”

 卓敬无奈地退下,他知道建文帝心中的顾虑,但他也明白,这样的优柔寡断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

 过了一个月,春风轻拂着金陵城,却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皇宫之内,建文帝朱允炆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思索着对燕王朱棣的下一步行动。

 此时,一位太监匆匆走进来,跪下禀报道:“陛下,燕王已返回北平。”建文帝微微一震,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深知燕王朱棣的野心和实力,若不加以防范,必将危及自己的皇位。

 “传朕旨意,派都督耿瓛掌管北平都司事务,将都御史景清安置在北平任布政司参议,全都是为了监视燕王府情况。”建文帝果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