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焉在 作品

第七十六章:大明建国准备与登基

 1364年正月,大地渐渐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新生的气息。然而,在这片土地上,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那一日,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辉。宫殿之中,气氛庄重而肃穆。李善长、徐达等人身着华丽的朝服,神色凝重而坚定。他们率领着群臣,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向大殿中央。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敬畏与期待,他们深知,今日之事将决定着这个新兴国家的命运。

 大殿之上,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在他的心中,此刻正翻涌着无数的思绪。

 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坎坷,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到如今阶段,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生死考验,多少艰难抉择。他深知,这个国家的命运如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他看着下方的李善长、徐达等人,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人都是他的得力助手,是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李善长率先上前,恭敬地跪下,双手捧着奏折,声音洪亮地说道:“主公,如今国家初立,百姓渴望安定,群臣敬仰陛下之威德。臣等恭请主公登基为吴王,以安天下之心。”徐达等人也纷纷跪下。

 朱元璋微微颔首,他的心中既有欣慰,又有担忧。他知道,这个王位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声音沉稳地说道:“大家起来吧。既然大家如此信任,定当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随后,朱元璋正式封李善长为中书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左相国。退朝之后,朱元璋独自在御书房中踱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思考着国家的未来。这时,李善长、徐达等人前来求见。朱元璋停下脚步,看着他们,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进来。

 众人坐下后,朱元璋缓缓开口道:“我们现在刚刚建国,应该首先整肃朝纲。纲纪首先要推崇礼教。元朝君主荒淫无度,奸臣专制妄为,应当作为今天的借鉴。”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李善长微微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国家初立,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以规范群臣的行为。推崇礼教,可以使百姓知礼守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徐达也说道:“主公,我们必须加强军队的建设,保卫国家的安全。同时,要严厉打击贪官污吏,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元璋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这些都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他沉思片刻,说道:“李善长,你负责制定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让群臣和百姓都能遵守。徐达,你要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战斗力。同时,我们要广纳贤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众人纷纷领命,表示一定尽心尽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两个月后,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节,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正在这片土地上逐步展开。

 大殿上,朱元璋微微侧首,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如今国家初立,需广纳良言,以助我治理天下。设立起居给事中,负责每天随侍左右,并记录朕之言行。如此,可时刻提醒朕自省,亦能为后世留下朕之理政之鉴。”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

 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心中对朱元璋的英明决策充满敬佩。李善长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主公圣明。设立起居给事中,确为良策。此举可使陛下之言行皆有记录,以便后人学习借鉴。”

 徐达也说道:“主公,此举必将激励群臣,使大家更加勤勉尽责,为国家效力。”

 朱元璋微微颔首,接着说道:“再者,告谕中书省,允许一般士伍上书陈事。民间有才华出众者,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上有学识之人,可以征召到中书省。朕要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国家所用。”

 此言一出,大殿中一片寂静,随后便响起了阵阵赞叹之声。

 两年后的冬天,寒风凛冽,整个大地仿佛都被一层肃穆的氛围所笼罩。朱元璋身着庄重的服饰,负手而立于宫殿的高台之上,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朱元璋深知,国家所推重之事,确实没有比祭祀宗庙郊社更为重要的。

 “吾之国家,当以祭祀为先。”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身边,谋士李善长微微颔首,回应道:“主公所言极是,祭祀乃国家大事,不可轻视。”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的景象。他仿佛看到了吴国立国之后的繁荣昌盛,看到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生活。他知道,这一切都需要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场场庄严的祭祀开始。

 此时,负责祭祀事宜的官员匆匆赶来,恭敬地行礼道:“主公,臣等已拟定好建造圈丘和方丘的计划,请主公过目。”朱元璋接过计划书,仔细地审阅着。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纸张,仿佛在触摸着国家的未来。

 “钟山之南,建圈丘以祭昊天上帝;钟山之北,筑方丘以祀皇土地。此乃大事,务必精心筹备。”朱元璋严肃地说道。官员们连忙应诺,他们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下达,整个国家都行动了起来。工匠们纷纷奔赴钟山,开始了紧张的施工。钟山的南面,一片繁忙的景象。工匠们忙碌地搬运着石头、木材,锤子的敲击声、锯子的锯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朱元璋亲自来到施工现场,他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普通的百姓,为了国家的繁荣,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走到一位老工匠面前,轻声问道:“老人家,辛苦你们了。这圈丘一定要建造得坚固耐用,以彰显国家之威严。”老工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敬畏的光芒,回答道:“主公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为国家建造一座宏伟的圈丘。”

 在钟山的北面,方丘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的工匠们同样充满了干劲,他们一丝不苟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力求做到完美无缺。朱元璋巡视着方丘的建设工地,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与此同时,负责建筑庙社和宫室的队伍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力求让庙社和宫室既庄严神圣,又美观大方。朱元璋看着逐渐成形的建筑,心中充满了期待。

 到了1637年三月,春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国家之兴,在于人才。”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身边,谋士李善长微微颔首,回应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国家初定,正需人才辅佐。”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战争中,他依靠着众多英勇善战的将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才得以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如今,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治理,来发展经济,来推动文化的繁荣。

 “传令下去,制定文武科举考试选举人材的规定。”朱元璋果断地说道。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决心。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下达,整个国家都行动了起来。官员们纷纷忙碌起来,开始制定科举考试的具体规定。他们深知,这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在制定规定的过程中,朱元璋亲自参与其中,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选拔人才要注重品德、学业、才能和对政事的态度,要力求实效,不崇尚浮华。他希望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品德、有担当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贤明之才时,滥举和压制贤才的人一律将其处罚。”朱元璋严肃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厉,他要让官员们明白,选拔人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严格按照主公的要求执行。他们深知,朱元璋对人才的重视,也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

 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文武科举考试的规定终于制定完成。规定中明确了考试的科目、内容、方式和时间等具体细节。文科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品德、学业、才能和对政事的态度,武科考试则先看考生的谋略,再看其武艺。考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力求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半年后,秋风送爽,大地一片金黄。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一座宏伟的建筑在南京城中拔地而起,那便是新建成的太庙。

 初一这一天,阳光洒在太庙那庄严的屋顶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朱元璋身着庄重的服饰,带领着群臣缓缓走向太庙。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慨,心中思绪万千。

 走进太庙,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高大的立柱、精美的雕刻,无不彰显着这座建筑的宏伟与庄严。朱元璋静静地站在太庙中央,感受着这里的神圣氛围。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他知道,没有祖先们的庇佑,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

 “吾之国家,当以孝为先。”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身边,群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太庙的落成仪式上,朱元璋亲自上香,向祖先们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他的动作庄重而虔诚,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祖先的敬畏。

 随后,新建的三座大殿也宣告落成。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三座大殿气势恢宏,犹如三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南京城中。左、右两侧的文楼和武楼,更是增添了宫殿的威严和庄重。

 朱元璋站在宫殿前,仰望着这宏伟的建筑,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此乃吾之国家之象征,当永保其庄严。”朱元璋说道。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