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的千秋节,都是在兴庆宫办的,今年是在大明宫。
兴庆宫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坐落在长安城北,皇城以东,紧挨着长安的春明门,是三大内之一的南内,也是唯一一座位于皇城之外的宫城。
这地方以前叫兴庆坊,还有一个名字,五王宅。
所以这里被称为圣人潜邸,也就是继位之前的住所,后来改建成兴庆宫之后,李隆基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此听政。
而且他将宁王、薛王宅安置于兴庆宫东面的胜业坊,申王、岐王宅安置于西北面的安兴坊,以呈“环列宫侧”之局,彰显兄弟五人共居的格局。
实际上是监视。
李琩之所以可以大胆的常去宁王宅,一来这是养父,属于至亲,再者,处在皇帝的监视范围,所以李隆基不会计较。
那么问题来了,兴庆宫周边,只安置了四个王,早夭的隋王在长安没有宅邸,因为他是死在洛阳的。
李琩要嗣隋王,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房子,李隆基大概率会给他赐宅,但同样大概率,宅子不大。
李隆基已经在考虑这件事了,京兆尹裴耀卿带人奉上长安城舆图,由高力士与万年县令冯用之展开于大殿。
“安兴坊还有地方吗?”高力士望着对面的冯用之,询问道。
冯用之赶忙答道:
“回高将军,有的,太宗文皇帝时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韩良宅,就在这里,其子颍川县公门下省侍中韩瑗当年获罪,降授振州刺史,卒于任上,此宅便被发卖,几经转手,如今空置无主,屋宅地契已归县府。”
裴耀卿听到高力士询问安兴坊,心知圣人很可能打算在此安置寿王,于是道:
“这片宅子不大,紧邻岐王宅与申王宅,眼下岐王与申王也没有立嗣,是不是.......”
他的意思是,这两位亲王,那可是与你共同成长的亲兄弟,你给老六立嗣,不给老二老四立,是不是不合适。
其实李隆基也想过了,单给李琩办,说闲话的太多,三个一起办,方体现他厚待兄弟,还可以掩人耳目。
申王,是老二李捴(zong),只有一个闺女,而且这个闺女十年前也死了,后来李隆基将老大李宪的五子李珣过继嗣申王,结果呢,李珣五年前也挂了,也是没有子孙。
岐王呢,就是老四李范,也叫李隆范,倒是有两个儿子,但是两个儿子先后也死了,目前无嗣。
两王宅,如今虽然无主,但有宫内派去的奴婢日夜打理,倒也没有荒废。
“以宁王四子李璹,嗣申王,授鸿胪员外卿,薛王(李隆业)四子李珍,嗣岐王,授宗正少卿,”李隆基淡淡道。
裴耀卿眉眼一抬,看向皇帝,下文呢?你儿子呢?怎么安排?
“敕令,皇十八子寿王琩,嗣隋王,于安兴坊立宅,授光禄寺珍馐丞。”
裴耀卿目瞪口呆.......
光禄寺下设珍馐署,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庶羞,榛栗、脯脩、鱼盐、菱芡之名数,说白了,就是宫廷宴会的大堂经理。
珍馐署设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圣人竟然给亲儿子,来了一个九品官?
那个杨太真,把你迷成这样?
裴耀卿诧异的表情一闪即逝,心里琢磨着,虽然听说每次进食,就属寿王府进贡的佳肴为最,但也不能因为寿王擅烹饪,就让他去当个管厨子的啊?
事实上,李隆基在其他三个兄弟去世之后,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都派人将宫里的美食,给唯一还活着的宁王送过去。
而宁王呢,自然也会回馈,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渐渐的所有亲王和公主都开始往宫内进贡美食,因而也得到了李隆基大量的赏赐。
穿越过来的李琩在宁王府搭了把手,将后世的一些做饭经验加了进去,所以宁王府这半年来的“进食”,最得李隆基欢心。
后来李隆基估摸着是赏不动了,太赔本,吃你点东西,赔那么多珍宝,不划算,这才下令阻住了这股不良之风。
要知道,很多公主都是凭借进食,获得了皇帝赏赐的额外食邑,赚大发了。
放在以前,对于皇帝这样的安排,裴耀卿多少会耿直的谏言一下,但现在他也琢磨出味儿来了,皇帝不需要谏臣,不喜欢有人给他提意见。
我这一把老骨头,再顶撞圣人,恐怕京兆尹都保不住了。
五年前,李林甫刚刚将他和张九龄斗下来,就在朝会上说过一句话: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这句话的意思,你们看到仪仗中的骏马了没有,它敢乱叫,直接就让滚了,如今明主在上,你们不要学仪仗队的马。
当时有个铁头娃,门下省拾遗补阙杜琎,就头铁的给皇帝谏言,直接从中枢贬成了一个县令。
要知道,拾遗、补阙这两个职位,本来就是谏官,这都不能说话了。
珍馐丞这个官职给到李琩,伤害性与侮辱性,一样大。
........
十王宅这边,太子召集诸王,在少阳院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