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空虚少人、一触即溃的狭道竟然站满人,一如清兵前两轮进攻的森严防线。
一心回家的清兵都不敢相信双眼所见。
背嵬军经过两轮血战,又派出突击队直扑清兵大营,惨痛死伤何止六千。
况且这些天海边并无运兵船抵达,背嵬军怎么可能还有额外兵员继续战斗?
这一定是背嵬军随从的辅兵、前奴隶,披上甲胄拿起钢刀装装样子,真打起来只会跪地投降,或是溃退海边坐船逃走。
于是数万鞑子再度上演前两轮血拼。
大清勇士只要打溃这些稀松平常的辅兵,就能顺利回家。
可是他们打着打着发现敌人的战力依旧,甚至略微增强。
背嵬军就像杀不完的虫群通过一次次实战,贪婪地汲取战斗经验,分析敌人的作战习惯,从而获得渐进成长。
数万清兵意识到这并非背嵬军辅兵,而是货真价实的精锐甲士之后,便丢下数千伤亡迅速溃退了。
数个时辰的激烈战斗漫长如年,王公贵族们的脸色历经阴晴圆缺,颇像参加试镜的小演员竭力展现自己的演技。
他们起初是胜利在望的笑,随后变成久攻不克的疑惑,接着由凝重变为失落、惶恐,最后定格在惊愕的恐惧。
背嵬军是一座山,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八旗兵一次次撞在防线溃败,又一次次重整起来,然后再被敌兵击溃。
数百个出征的牛录有一半伤亡数超出一成,少数牛录伤亡超过三成,还有一些牛录几乎打光,仅剩下数十名旗丁维持着编制。
无数牛录章京、甲喇章京、固山额真战死,黄台吉亲率十三万大军征伐辽南,眼下只剩九万大军。
打过黑旗营的多尔衮、豪格垂头丧气,庆幸背嵬军仅有万余兵马,只有凭借狭窄地形坚守的余裕。
若是背嵬军有数万精兵,那就不是敌守清攻,而是攻守易形,轮到背嵬军猛攻大清了。
济尔哈朗面色阴沉,再没有碾压明军那般游刃有余的自信。
他举起胳膊遥指前方,左看看多尔衮,右看看孔有德,欲言又止的嗓音迟迟吐不出来,就像是哑人急切想表达心中所想,却发不出半句完整的声音,喉咙里卡着痰半天才咳嗽出来。
“熊孩子”多铎也近乎疯癫状态,握着染血的钢刀冲着远处的丘陵虚砍空气,嘴里还不停大喊,“杀汉狗!杀汉狗!杀!杀!杀!”
他一直砍到精疲力竭,最后把刀朝着远处狠狠扔出去,口中还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然后放纵一切般仰头倒下。
护卫们围拢过去,多铎犹自嘶吼,双拳胡乱抡起砸击地面,仿佛家长不买玩具就撒泼的熊孩子,“为什么杀不过去,为什么!”
黄台吉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的脖子保持观察姿势数个时辰,贴近右眼的千里镜几乎就没放下来过。
当他看见第三轮进攻的战兵渐退的时候,就知道大事不好。
大清皇帝没有说话,不敢相信千里镜看到的骇人画面。
他不断要求其他王公递来各自的千里镜,透过一面面远镜望过去。
大清勇士的确溃退回来,那一座座丘陵与窄道构成的防线依旧纹丝不动。
黄台吉恍若遭遇了“鬼打墙”,任凭他如何横冲直撞,绕路或是直走,都会回到一模一样的原点。
无论清兵如何攻杀,背嵬军总能维持着最初的防守模样,好似从从未战死过一兵一卒。
如果背嵬军一开始就有一二万兵马,为什么要战一部,藏一部,故意让敌人以为只有数千兵丁?
而且刚才那一波决死突击,如果把预备的数千兵马集结起来凑齐七八千精锐,说不定真能突击到他这大清皇帝跟前。
可是为什么。
背嵬军能看着三千友部突击敌阵,眼睁睁看着友部去送死,却不派出额外的一兵一卒?
队友的命不是命?
为什么背嵬军战死数千人,伤亡总数已然超过五成还不溃退,依旧坚守着阵地等清兵撞上去?
愤怒,仇恨,忠义,亦或是邪教术法强制使然?
黄台吉紧握着千里镜,镜框近乎要嵌入眉骨,想透一切可能性也想不出来。
背嵬军的战术并不高明,进攻节奏不是太快就是太慢,兵力部署不是留的太多,就是太少。
三千人决死突击也显得非常鲁莽,如此宝贵的兵力应当藏匿起来,等到清兵下一轮进攻再突然杀出。
黄台吉年轻时跟着父汗征战无数,各种战阵熟能生巧,打得明军哭爹喊娘,很少品尝败绩。
黄台吉自认背嵬军主帅的防守节奏比不上他三成。
可就是这么中规中矩的将帅,手握一众士气永远满溢、绝不溃败的精兵,什么战术也不讲,就往那里摆一个防守的阵型,然后等着清兵撞上来打。
双方就这么打啊,打。清兵已经竭尽全力,可是怎么也闯不出这座“五指山”。
成千上万大清的好儿郎、真勇士就这么莫名其妙战死了。
他恨呐,恨背嵬军选择“愚忠”的道路,宁愿跟大清拼个两败俱伤,白白便宜南朝小皇帝!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愚钝之人,放着好端端的天下不要,非要给外人做贡献!
自己提出的建言换做任何人都会答应,为什么背嵬军要拒绝!
随着第三轮进攻失败的溃兵陆续回营,丘陵之间忽然冲出上百骑兵士——
背嵬军精兵骑着缴获的马匹,无视掉一路上溃逃的旗丁,一路奔驰到清营外数百步的位置。
待周围的旗丁退到百步之外,这百人翻身下马,数人取下传统乐器,数十人拿出一块手捧的小木板。
他们攀上附近的土丘高坡,几乎与黄台吉的本阵等高。
乐师们坡顶站定,那些手持木板的小哥则围着乐师站成方队。
眼见背嵬军敢跑到近前,还舍弃高机动性的马匹,多铎当即便要带队冲杀歼灭这支敌兵。
他打不穿背嵬军的防线,杀几个冒进的小卒子还不简单?
还是黄台吉下令止战,想看看背嵬军要做什么,才挡住一众想要“捏软柿子”的愤怒旗丁。
这支背嵬军小队什么敌意都没有,只是想为大清皇帝献上几则战后节目,舒缓一下双方激荡的心情。
背嵬军开口了。
数十人手捧木板,富有感情地朗读古代诗歌,一边朗读着一边跟着内心左右摇摆。
那饱含热情的脸色恍若一个个面颊泛红的慈祥老爷爷。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坡上齐声朗诵音传播很广,几乎小半个营寨能听见诗词。
黄台吉听见第一句的瞬间,就明白敌兵念诵的是乐府诗集《敕勒歌》。
表面上这首诗歌说的是自由自在的草原生活,实际隐藏着一则悲壮的故事——
东魏权臣高欢率领精兵十万进攻玉璧,折损兵马数万,最终不得不领兵返回。
高王为振军兵士气,命令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兵士怀旧,军心大振。高王本人却因攻打玉璧失利忧愤成疾,郁郁而终……
背嵬军开唱了。
那一首自己加词、谱曲的“新敕勒歌”响起,各种乐器相继奏响。
心随天地走,意被牛羊牵……篝火映着脸,醉了套马杆……在天的尽头,与月亮把盏……
尽管满蒙八旗大多听不懂流利的汉语,但音乐荡漾优美的曲子却能令他们产生共鸣。
一声声曲调中透着草原的宽阔,策马奔腾的自由豪迈,月亮同眠的安逸祥和……
不知为何,蒙古八旗与外藩蒙古部落听见这首优美的曲子,回家的心思愈发强烈。
马蹄践踏过的碎草腥气,陪伴多年的蒙古包,烤熟的羊肉与喝惯的马奶……
草原啊,草原。
离乡多日的浪子想起家的味道。
歌曲停顿的时刻,那些随着音乐摇摆的背嵬军兵士再度高声朗诵诗歌——
“回家吧!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草原吧!你们的亲朋等你们喝酒跳舞……”
“回去吧!放下你们的刀剑,回去看看你们妻儿的笑脸……”
他们生怕其他部落听不懂汉语,特意安排一些玩家用蒙古语高声复述一遍。
倘若数十年后,你们躺在病榻上,周围站满你的亲朋儿女,你会庆幸今日做出的回家选择。
回家吧。
不要再为满清卖命了。
襄助满清狗鞑子者只有死路一条。
黄台吉愣住了。
他没有被数次伤亡给击垮,也没有被敌兵铸京观的羞辱惹怒,最终却被一首诗词,一首歌曲击穿了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