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笔丹青 作品

第165章 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闻太师:老臣有一计

殷商朝廷专门成立了考功司,考功司上大夫乃赵启,配合御史台行赏罚之事。

新与殷商结盟,并且入职神州水系的龙族,便是要受到这两司监察的...就当下来说,御史台虽然也抓住了一些龙族的小毛病,但基本上都无伤大雅...更多是初到神州,不知规矩,才有些矛盾与冲突。殷商朝廷是会给出龙族相对宽泛的适应空间与时间的。

御史台也并非不近人情,除非是原则上的大错,寻常之过,基本也就是口头警告,勒令整改...但如有再犯,自然是严惩不贷的。

因为涉及到了龙族,单只是人族想要对龙族进行监察之事,就没有那么容易。

原本依照殷商朝廷的想法,是引入羽族进入御史台...但还是因为远古时期两族之间的死仇,而放弃了这个打算。一旦如此,再引起两族对立,相互倾轧...这对于殷商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其实就在龙族与人族结盟不久之后,孔宣便带来了上古羽族的一位大神——毕方,毕方听闻殷商朝廷在对龙族监察之事上的困难之后,还主动请缨,想要接过这个担子。

但是被商王婉拒了,毕方的到来,对于殷商朝廷来说,那无疑是如虎添翼...对于纣王来说,让毕方去监察来龙族,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想法,除了浪费毕方这位大高手之外,同样也会让殷商与龙族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与其内部制衡与消耗,倒不如物尽其用,建立一支属于殷商的“天空军队”...又因为走兽一族的力量过于分散,一时难以整合,纣王其实是想要以一部分的羽族为山神的。

如果说龙族天生就与江河湖海相性契合,那么对于山岳的山神来说,其实并没有特殊的种族需求,而且猛禽、野兽、毒虫等,都是生存在山间林中,也没有什么上下优劣之分,只能说作为山神,他们各有长处。

其实在纣王看来,还是人族自己当山神更加合适...要知道人族之中是有很多技艺高超的猎手的,他们非但自己武艺超群,甚至还能够驯服山间那些飞禽走兽作为自己的帮手。

不过现在龙王的事儿才刚刚步入正轨,殷商一时还没有空闲功夫来操心山神的事情。

不过当龙族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也松了一口气,若当真让毕方来监察龙族,不起矛盾那是假的...心说,殷商果真是有诚意的,能够站在龙族的立场考虑问题。

投桃报李,龙族当然也会做出回馈,这便形成了双方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考功司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被正式设立起来的,考功司本就是赵启上奏给纣王的提案,他说朝廷不能只有御史台监察百官,同样需要考功司来记录核算百官与诸侯的功绩,赏功罚过,公平公正,这才能使政治清明。

纣王认为赵启所言大善,故而便令他组建考功司,并且任考功司大夫。

对于赵启的能力与忠心,纣王都是十分放心的,其实这位也是一个被“自己”冤杀了的臣子,其性之刚烈,几乎不在梅伯之下,由他来执掌考功司,也不怕有人胆敢行贿虚报功绩。

若当真有此事出现,恐怕赵启第一个就会将对方拿了,送去检校司,让此等贪官污吏试试尤浑的手段。

以往时候,似赵启这等臣子,其实还挺看不起尤浑这样的幸进之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文宣司还是检校司,在费仲与尤浑的手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也让他们对此二位同僚刮目相看。

同时也更加佩服大王知人善任,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殷商臣子发挥各自的才能...或许也有些怀才不遇的,但他们只要他们对比一下上位者的能力,便也没什么话可说...毕竟那些混日子的基本上都被清除出去了,如今留下的都是干事情,干事实的能臣。

那些还没能露头的臣子,基本上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上位。

殷商朝廷并不限制年龄,或许在文职上,会有一定的经验要求,但是在军营之中...那可当真是能者上,弱者下。

“太子营”中的将士们,如今已经开始出现外调的情况了,但凡是落在地方上,最小也是个能够统领一营兵马的实权将领,甚至还有一些已经成为了一城守将。

王宫之中。

纣王看了赵启送上了功册,其中记录了龙王们在神州入职以来,到现在的所有功劳,可谓是十分详尽。

“大王。”赵启向纣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其实很多龙王的功劳,单凭咱们人力,是很难核对的...也多亏了文宣司的九尾灵狐,借给臣一批水中的精灵,这才见了些成效...”

“可实际上,效果也不算好。真正帮助臣完成此功册的,其实是各地的水神。”赵启摸索着的胡须,“大王既然能够敕封神龙掌控水文,为何不册封水神,行监察之事呢?”

人间的朝廷与人王,是可以用人道气运,来册封人道神灵的。他们跟天道神灵,还是着比较大的差别的。

人道神灵,会随着

册封他们的朝廷覆灭而丧失法统,逐渐沦为野神,最终被新神取缔亦或是干脆无声无息的消散于天地之间。

其实自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现在,人道神灵的数量都不算多,即便是有一些,也并非是朝廷与人王册封,更多是起源于各地部族的主动供奉,而后朝廷下旨敕封,为其正名。

其实当年被人族各部落供奉的“图腾”,就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人道神灵,只是它们的局限性更大,因为绑定了部落的缘故,就导致他们自身强弱与部落的兴衰挂钩...一旦部落被吞并亦或是灭亡,那么部落图腾也会随之消亡。

当年少昊时期的“羽族部落”,便是在相互吞并之间,逐渐消亡。

不过眼下殷商的图腾乃是玄鸟,始终会有一份人道气运落在玄鸟的头上...只可惜“玄鸟”的本尊同样不知去向,能够被殷商国运召显出来的,也只是它的一具虚形。

“册封水神。”纣王口中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他向赵启说道:“此事孤知晓了,爱卿还有什么方案,不妨一起提出来。”

赵启想了想,开口说道:“臣这一趟考功之旅,可谓受益匪浅...心中是有些想法,但现在还未能整理成体系,大王...不妨让臣回家细细整理之后,再行上表。”

“善。”纣王同意了赵启所请。

“臣就先告退了。”赵启也是个急性子,他准备今夜就将自己的收获连夜整理出来,然后明天一早就提交奏章。

如今比不往日,以往时候没有纸,群臣想要上奏,基本上都是在竹简上雕刻,而且遣词用句也十分考究,往往将一句话会凝练成几个字,就是为了节省。

而现在就不同了,或许民间用纸依旧紧张,但赵启身为朝廷重臣,在这样的大事之上,也不会刻意节约,而是尽可能的表达出自己完整的意思,以防大王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尤其是现在“商文”的推广,最大的受益者,也是他们这些朝廷重臣,毕竟寻常的百姓,用不到那么多的字。

看着赵启离去时坚毅的背影,纣王不禁想起了《封神演义》之中赵启的悲惨遭遇。

书中言说,因为老相商容撞死在了九间殿中,赵启见商容皓首死于非命,纣王又令抛尸,心下甚是不平,不觉竖目扬眉,忍纳不住,大叫出班:“臣赵启不敢有负先王,今日殿前以死报国,得与商丞相同游地下足矣。”

他出班的时候,已经是心存死志了。

自古以来,武死战,文死谏...从这方面来说,也不怪玉帝都眼馋殷商的文臣武将,毕竟在书中,就连“费仲尤浑”都是以身殉国。

这赵启也是个爆脾气,当时先一句话表明心意,然后就指着“纣王”大骂:“无道昏君!绝首相,退忠良,诸侯失望;宠妲己,信谗佞,社稷摧颓。我且历数昏君的积恶:皇后遭枉酷死,自立妲己为正宫;追杀太子,使无踪迹,国无根本,不久丘墟。昏君!昏君!你不义诛妻,不慈杀子,不道治国,不德杀大臣,不明近邪佞,不正贪酒色,不智坏三纲,不耻败五常。昏君,仁伦道德,一字全无,枉为人君,空禅帝座,有辱成汤,死有余愧!”

这字字句句,可谓是直戳戳的捅在纣王的肺管上。直接就激起了纣王的怒火,传令左右拿下了赵启,要施以炮烙之刑。

那赵启浑然不惧,反而视死如归,于大殿之中扬声:“吾死不足惜,止留忠孝于人间,岂似你这昏君,断送江山,污名万载!”

书中的“纣王”气冲斗牛,干脆就在九间殿上行刑,将炮烙烧红,把赵启剥去官冕,将铁索裹身,只烙的筋断皮焦,骨化烟飞...一时间,整个九间殿烟飞人臭,殿中文武似是受到了震慑,也无人再行劝谏之举。

殷商的硬骨头是不少,可也架不住这样耗。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风波,先死了姜王后,后两位殿下失踪,紧接着商容与赵启先后身亡,最后...则是费仲设下毒计,在这些消息尚且没有传遍殷商的时候,先下了四道暗旨意,将四大伯侯诓入朝歌。

最后的结果就是东伯侯姜桓楚与南伯侯鄂崇禹被杀,北伯侯崇侯虎甘为纣王的爪牙,而西伯侯姬昌...还是因为黄飞虎以及亚相比干等一众贤王为其求情,这才侥幸留的性命。

但也被留在朝歌,首囚于羑里七年之灾厄...最后还是死了西岐世子伯邑考,这才脱身而出。

也正是因为他含泪吃了伯邑考之血肉做成的肉饼,这才让书中“纣王”认为他的“贤明”是浪得虚名,不足为虑。

但在现在的纣王看来,若是换成是他动手,一定不会留下这样的后患,别说是囚禁他七年之后,还要将他放走...便是当年召集四大伯侯入朝歌的时候,姬昌便跟着一同人头落地了。

仇已经结下了,难道因为自己是国之君主,对方就一定要忍受下来么?

不留后患,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纣王请来了闻太师,将赵启所奏讲了一遍,毕竟涉及到神仙之事,他想要听听闻太师的看法。

“册封人道水神。”闻太师心中稍一思量,便开口说道:“老臣以为此事虽然可以行,但还当徐徐图之,从长计议,万不可急功近利。”

“嗯。”纣王闻言也是非常赞同,“孤也认为此事急不得,最起码现阶段不能大规模的推行。毕竟龙族才入神州水系没多久,咱们这边儿就急着启用人道水神,来行监察之事...这难免会让龙族误会。虽然启用人道水神的本意是记录功绩,可龙族不一定会这样想。”

“让龙族误会倒不是什么要紧事儿,只要误会就能说得清...只怕龙族没那么容易接受,反而生出别的波折来,到时候处理起来也有些麻烦。”闻太师稍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还有一点,那就是册封人道神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要有合适的人选,其次还要消耗一定的殷商国运与人道气运...故而以往朝廷册封人道神灵的时候,都是等民间各地将他们自发供奉的神灵,蕴养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行敕封之事,这样一来既有了合适的人选,也能节省下不小的朝廷国运与人道气运。”

其实在闻太师看来,即便是误会说不清,亦或是龙族当真接受不了,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在闻太师看来,龙族压根就没有提条件的资格,就现在这样的待遇,已经算是大王仁厚了。

“不过老臣到是有一计,与其朝廷去册封,不如让那些龙王主动来请封。”闻太师擒着颌下飘扬到胸前的长须,嘴角微微上扬,显然是有了拿捏龙王们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