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面对的敌人非同小可。
即便是看过了《封神演义》,纣王也不一定认为自己就能够逆天改命,一旦不能功成,到最后的结局恐怕也不比摘星楼自焚能好到哪里去。
且覆巢之下无完卵,殷商若灭亡...这些忠于大商的臣子,岂会有什么好下场?
即便是侥幸保住了性命,又将何去何从呢?
苟活于世?
以纣王对梅伯、杨任这些忠贞之臣的了解,若是到了此等境遇之下,恐怕少不了一个以身殉国的下场。
身为他们的君主,纣王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当然,很有可能他也看不到,毕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先死的肯定是他。
看过了《封神演义》,并且同闻太师讨论推演过后,君臣二人也是颇有所得。尤其是《封神演义》之中对阐教金仙们的未来还有一些预示...更是让他们认为“封神之劫”,绝非表面上看上去这般简单。
其背后的博弈,远非他们这些“局中人”能够轻易参与...此刻依靠《封神演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局面...但也不能因此而心生懈怠,否则一旦那些高高在上的圣人亲自出手...他们几乎就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可谋定而后动说来简单,但想要抓住机会一击毙命,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事在人为,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纣王双拳紧握,“迟早掀翻了尔等。”
对于现在的大商来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机会,利用所有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增强国运。
然而国运只是护盾,虽然足够坚实,但还不够...大商还缺少一把锋锐的矛!
......
朝歌城中。
玉鼎真人亲身切实体验过朝歌的繁华之后,也有些明白申公豹为何如此焦急了,还不远万里的跑到玉泉山请自己下山...也确实要找些帮手,不然就凭他的那点道行,如何能够撼动如今这大商之国运?
别说是他申公豹,就算是玉鼎真人在面对如此厚重的国运时,也是无能为力。
这同样也是玉鼎真人感到奇怪的点,“国运昌隆,君王贤明,臣子忠贞,百姓安乐...此分明盛世之相,这殷商有何来的亡国之兆呢?”
但成汤气数将尽,周武合当兴隆,又是师尊亲口所言,也是三教“共识”...可如今观之,若要强行推翻殷商,那究竟谁才是逆道而行?
天命又在何处?
便是学识广博的玉鼎真人,在见到此番景象的时候,也颇感棘手。怪不得申公豹要引诱商王修长生之法,否则又何处去寻他的破绽?
强行为之,显然不妥。
阐教弟子也不可能扶植西岐去当乱臣贼子,即便是他们十二金仙愿意,师尊元始天尊也不会同意。怪不得师尊派遣了申公豹下山,就此等局面...若是让姜子牙来,难保不被纣王折服。
便是玉鼎真人,至今还未见过纣王一面,但只是在朝歌城中行走半日时光,已然是对纣王增添了不少的好感...可惜天命在周呐。
一时颇为唏嘘。
“师弟为何长叹?”玉鼎真人身后传来一言。
他闻言转身,见来人是云中子,顿时大喜,连忙行礼,“玉鼎见过师兄。”
“师弟太客气了。”云中子当日虽然离开了王宫,但并没有离开朝歌,朝歌城中之气象,也并非一日之景观,还是值得多留几日的。
毕竟云中子是乘兴而来,如今在人间尚未尽兴,怎能就此离去呢?
却不曾想在朝歌逗留的这几日,却等来了师弟玉鼎真人,“汝十二金仙,奉师尊之命在山中修行,待时而出...以贫道观之,如今殷商气运兴旺,西岐还未有崛起之态...大战未启,师弟怎先到了朝歌,还在此长吁短叹?”
“这可不似师弟你玉鼎真人的作风。”
一向洒脱的玉鼎真人听闻此言,便将申公豹上山所请之事,如实相告,“申公豹请贫道下山入朝,以防殷商之朝为截教所乘,如今这一看...不瞒师兄说,贫道却以为,若人间如此,便叫截教把持了朝政,又有何不可?”
云中子听了玉鼎真人之言,亦是笑意上扬,“贫道与师弟果真乃同道之人也。”
“然则...大劫将至。”玉鼎真人眼中多少有些悲悯,他指了指周遭百姓,十分无奈的说道,“此间百姓之安乐,不知还能留存几何。”
“更甚者,此劫数本就因吾等而起...可现在却叫贫道如何作为?”玉鼎真人向云中子躬身一礼,“师兄乃福德之仙,此番不在劫数之中,还请师兄教我。”
“劫由心起,亦由心落,若说定数...”云中子微微一笑,“未来之事尚且久远,连天机都蒙昧不明,师弟缘何就认定了事不可违呢?”
玉鼎真人闻言眉头深皱。
“吾等修行,若为天道,自当摈除七情,了断六欲,悟道于山野,逍遥于云间...然则你我此刻
皆在红尘之中,既不能斩断因果,又不见羽化超脱...师弟何不顺心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