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回长安有什么用,只要老爹李世民还是给李承乾挑于志宁、张玄素这样的当东宫臣僚或者老师,李承乾迟早又会叛逆。
算了,李恪摇摇头,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台湾。一边造战舰,一边练兵,一边研发新的造纸术,一边搞火药。
哦,还有就是练兵稍微有成效后,就要讨伐不服王化的了,首先就是这段时间频繁过来骚扰的蛮人。
练兵的话,就交给薛仁贵了,连同任免将校的权力一并交给薛仁贵。李恪的态度就是,既然薛仁贵好用,那就多多用,自己安心搞别的。
薛仁贵现在痛并快乐着,痛是这兵真难练啊,快乐是大王竟然如此信任,连任命将校的权力竟然都给了自己!要知道,这可是两千人啊!
李恪心里很清楚,别看自己武艺好,但在练兵用兵上,也是个小白。至于前世高中大学的军训,参加工作后就丢光了,自己都做不标准了,就别来祸害人了,还是交给懂行的好。
李恪只清楚一件事,自己只要牢牢控制住军队的钱粮供应,就不怕他反了天去。如果是李世民带着兵打仗,可以大讲忠君爱国。但是李恪眼前的军队,粮饷管足,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激起他们的荣誉心后,再谈忠君爱国。
李恪不禁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则广告:大唐在安西的最后一次转账。为什么大唐的军人都白花苍苍了仍然誓死守卫西域?根源就是,当年那强大的大唐带来的荣光,让大唐军人们不愿意低下头颅。
李恪现在给不了自己麾下的将士那样的荣光,那是不断的胜仗带来的,那么,就只能从充足的粮饷做起了。
有的人,确实是天生的帅才,比如薛礼。
一个半月下来,一群连队列都站不明白的士兵,在薛礼的训练下,竟然可以摆战阵了。虽然战阵的转换还很是混乱,但起码像模像样了。
要知道,李恪招募的士兵,很多都是奴隶佃户出身,如果不是李恪派人用钱将他们买下来,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奴隶或佃户。这些人,平日里是压根接触不到任何军事训练的。可现在只用了一个半月,就被薛礼操练到了这种效果,已经不是很不错了。
李恪心里给薛礼暗暗竖了个大拇指:牛逼!
兵练得差不多了,就该去活动活动筋骨了,正好,甲胄也都从泉州运过来了。
一人一套二十斤重的铁扎,一顶藤盔,一面藤牌。之所以用藤盔而不是铁盔,铁扎也才二十斤重,原因就是为了透气。毕竟,台湾岛这里的湿气可不低。二十斤重的铁扎放弃了对小腿和手的防护,主要将士护住胸腹这些要害指出。当然,将士们也有土办法解决,那就是竹片包裹。效果吗,反正欺负连铁器都稀少的蛮族是足够了。
两千人,一千五百的枪盾兵,五百的弓手。弓手用的是普通的竹木复合弓,打猎还行,破甲能力别指望。哦,蛮族也基本上没甲。
李恪亲征!
这是李恪第一次亲征,也绝不是最后一次亲征。打仗,也是需要学习的,从最小的战争学起。
一天只走十里,得走两天半才能到那个要讨伐的蛮族寨子。之所以走这么慢,薛礼也是为了训练这帮新兵。而李恪,也看着薛礼一路上的安排,学习如何安排斥候,如何安营扎寨,如何设立岗哨。尤其是,保证大军的后勤和水源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