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府里几个管农业的幕僚,一到了收获时节最头疼的就是称重。因为那些屯营为了争夺第一,连锱铢的重量都极为计较。毕竟,李恪对第一名的奖励太丰厚了。得第一的屯营,人人奖绢一匹,钱三贯。要知道,不是屯营的杭州百姓,每月的收入能到八百钱就不错了。
不要以为杭州百姓八百钱收入很低,在李恪没来的时候,杭州百姓每月能挣到三百钱,就很不错了。李恪估计,等将华亭县港口彻底搞好,杭州百姓月入破千的问题就不大了。
杨虞用了五天的时间才将李恪给他的账册看完。
李恪给杨虞的账册是杨虞能看懂的,杨虞看不懂的,更为精确的用阿拉伯数字记载的账册,李恪没给。要是将那些账册拿出来,杨虞还能不能保持平静李恪可不敢担保。
没错,李恪给杨虞看的账册,确实不太精准,对比那些精准的账册,上面的数字就是低了大概三成而已。
那么,李世民南巡时有没有找李恪要账册看呢?
本来李世民是有这打算的,但听到近三百万两银子后,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李恪也不含糊,考察了下这位大舅哥的才干后,发现是类似管家的才干。简单来说,和萧何差不多,但对比萧何就差远了。不过,管管目前的吴王府还是没问题的,起码可以让李恪在台湾搞发展时,不用担心这边的八州出什么幺蛾子。
况且,从刚才的交谈来看,大舅哥只是缺乏经验,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而李恪吗,时间还是挺充足的,就是缺人。
将吴王府的大权扔给了杨虞,李恪从来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杨虞惊讶的目光中,李恪挥挥手,和杨婉一起乘坐马车来到了华亭县。
“这是,白叠子?!”杨婉看着县城外那一片白茫茫有点傻眼道。
“是啊,白叠子。”李恪有点感慨地道,“但我更愿意称呼它为棉花。”
华亭县外一共开垦出了一万六千亩土地,六千亩种了白叠子。而华亭县,与其说是县,不如说是镇来的准确。全县上下连同港口那边加起来,勉强才两万人。
不算港口那边,那就只有三千来人了。
至于棉花,这也是李恪第一次大规模种植。从两亩地开始,种了三年,还加上不停从长安购买种子,今年终于种到六千亩了。
不过,李恪现在还没有突破棉花的纺织技术,西域那边对棉纺织技术看得很严,而且,他们的纺织技术也不咋滴。没辙的李恪,只好让自己的工匠慢慢摸索了。
“西域的白叠布知道吗?”李恪问道。
杨婉点点头,这可是奢侈品,一般人还买不起。
“夫君我要将这种布,以后要卖遍大唐!”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