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吴王李恪忐忑的站立在太极殿外,等候着内侍的传召。
新皇迫不及待的召见,让他心有顾虑。
一众兄弟之中,不召见其他人,唯独秘密召见了他。
而且,论亲近关系,他显然也是排不上号的。
而且,之前有关于皇褚之论,他也是有过被提名的。
于李治而言,他是一个内在的隐患。
君者,唯我独尊。
眼里可容不下一粒沙子。
“吴王殿下,陛下召请!”
内侍赶来,恭维的将李恪请入殿内。
“赐座!”
吴王李恪刚要行礼,李治便急忙摇手,并让侍卫搬来座椅。
“吴王,请入座吧,朕深夜召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李治马上屏退左右,开始说道。
“不敢,陛下有所吩咐,臣万死不辞。”
吴王李恪惊站而起,心中更加的忐忑了。
“吴王无需紧张,其实,这也算是朕无能也,先帝在世之时,曾言,除了太子李承乾之外,就属吴王你的能力最出众了。”
李治也是起身,慢慢走下台阶,边走边说着。
咯噔一下。
吴王李恪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差点就跳出来。
难不成,新皇就要对自己动手了吗?
亲王之中,能力越大,那也就会越危险。
“陛下言重,相比于陛下你,臣只不过是萤火之光。”
李恪低头回道,不敢直视李治。
皇者也不能直视,那是大不敬之罪。
李恪是能力出众,但是在运用权势心计之上,则是远不如李治。
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李恪的气势压制的死死的。
能力出众者,并不代表能胜任一国之君。
为君者,可以能力平庸,但必须能精通驭人之术。
而李治恰好,又善于驭人之术。
“吴王无需自谦,你之能力,朕心中了然,如今皇室蒙羞,正是要吴王尽力之时,不然,先帝之功绩,怕是都要付之东流了。”
李治唉声道。
“陛下是说…”
见此,吴王的心瞬间就回到了肚子里,原来李治不是为了找他的麻烦啊。
“吴王,岂不见今天朝堂之上所发生的那一幕幕乎,朕堂堂大唐皇帝,在这登基之日,竟成为了他人耀武扬威之时。朕真是愧对列祖列宗,让皇室蒙羞矣。”
李治紧握着拳头,由于太过用力,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的血肉之中,甚至有丝丝鲜血渗出,但他浑然不觉疼痛一般。
一旁的李恪静静地看着李治愤怒而又无奈的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了此次李治召见自己的真正意图。
只见他微微躬身行礼后说道:
“陛下息怒,长孙无忌此人确实胆大妄为,目无君父不说,还竟敢公然专权涉政,实乃罪大恶极。然而,如今他在朝中势力庞大,权倾朝野,可谓树大根深。若陛下欲将其除去,恐怕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急躁冒进。”
李治沉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道:
“吴王所言甚是,正因如此,朕才会在会召你来此,在这偌大的朝堂之上,朕能够信任之人寥寥无几,也唯有自家兄弟,可以全心托付之。”
李恪当即拱手应道:“承蒙陛下看重,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长孙无忌这般专横跋扈,倘若再不加以遏制,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后果必将不堪设想。于公于私,都应铲除之,内忧远甚外患。”
想起长孙无忌近日里的种种作为,李恪等一众皇室子弟皆是敢怒不敢言。
“那吴王可有应对此计的策略?”
李治神色匆匆地急切问道。他双眉紧蹙,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李恪,欲要得知,其有何妙计。
李恪,也是李世民临终之时,让李治善用的人选之一。
只见李恪微微眯起双眸,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依臣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在长孙无忌擅自统领军务之前,派遣刺客将其暗杀。唯有如此行事,方能平息祸乱。”
不得不说,这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快刀斩乱麻的绝妙计策。
只要长孙无忌死了,那么整个庞大的关陇集团必然会遭受沉重打击。
许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皆是因长孙无忌一人的存在才得以构建起来。一旦他轰然倒塌,那些依靠着他所维系的势力网自然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李治想要集权,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然而,李治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叹气道:
“此事谈何容易,如今长孙无忌位高权重,身边守卫众多且戒备森严。别说成功实施刺杀行动了,就算是想要靠近他都极为困难。”
随着手中权势不断膨胀,长孙无忌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其守备力量亦是愈发强大。
因此,想要通过刺杀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几乎已经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人想要行刺他绝非易事,但对于微臣而言,若想接近他身旁,却并非难事。”
吴王李恪一脸肃穆地拱手说道,眼神坚定且果敢。
“若是于朝会之际,微臣骤然出手,击杀必成之,长孙无忌此人独揽朝堂大权已久,实乃一大奸臣。微臣身为先帝之子嗣,实在不忍心目睹皇室蒙羞受辱,故而挺身而出,将此贼刺杀。届时,满朝文武大臣想必绝不会怀疑到陛下的身上。”
说到此处,李恪挺直身躯,视死如归。
然而,李治闻听此言后却是脸色大变,猛地一挥衣袖,怒喝道:
“何至于此!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奸佞之徒罢了,怎值得我大唐的一代亲王如此冒险行事,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呢?”
“陛下,以臣之命,换取国家社稷安定,值得。”
李恪再次进言道,为天家之人,何曾怕死过。
热血未干,可杀国贼。
李恪眼神坚定,就算李治不答应,他也会坚决执行。
“吴王,切莫不可冲动行事,实不相瞒,对付长孙无忌之对策,朕已然谋划好了,不过,还需吴王的鼎力相助。”
试探过后,李治也开始交底了。
他在此时,也真的担心,吴王李恪会为大义,而刺杀长孙无忌。
这不但会打乱他所有的布置,更会损失掉自己的一只臂膀。
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