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离背着手走到窗前,“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玄元笑着问:“怎么?施主还会吟诗?”
裴离突然指向不远处的梧桐树,“大师请看,这窗外距离秋日甚远,怎么有棵梧桐树先知秋意,悄然落叶呢?”
玄元微微摇头,“施主所言之词老衲从未听过,老衲只知道秋意二字,皆是人内心有感而发。万物自然有灵,梧桐落叶乃平常之现象,更如同缘灭之后的缘起。”
“想必这棵梧桐是在寺院里待久了,吸取了佛家之灵性,故而率先落叶,要修新的缘分了。”
裴离不禁感叹道:“妙,妙,实在是妙啊,只是大师方才所言,仍难解我心头之惑啊。”
“想必施主是把那些古人的诗词读多了,还请施主不要学古人自我忧愁啊。”
玄元抬头看了眼天色,“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们行走一日想必也累了,老衲也要告辞了,阿弥陀佛。”
……
昏暗的暮霭渐渐低压下来,天地重合了,一时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房屋树木,都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
张大奎正拎着从膳房拿的斋饭,路过寺院门口时,好像看见了两名女子。
他揉了揉眼,果然是今日白天在山里看到的那对祖孙,也不知她们怎么会上山?
没一会儿,一个僧人突然出现,他开始质问祖孙二人,“你们怎么进来的?”
大娘客气道:“我们是来找人的。”
僧人脸色不善,“找人?找什么人?”
这语气听得张大奎甚觉奇怪,他可从来没见过佛门子弟对旁人是这种态度,不都说我佛慈悲吗?
他觉得有些不妙,朝隐了身形,躲在一旁的大树后面。
大娘面容凄苦,“我的孙女,今年十五岁了,在一个多月前上山打猪草走失了,全家到处找,也没有她的身影,我想问问师父有没有看见过她?”
“哦,对了,我的孙女比我高点,脸圆圆的……”
大娘边说边比划着,手脚有些慌乱,看样子急得不轻。
僧人压根不想听,直接打断:“阿弥陀佛,施主,这里是佛门清净之地,怎么会有你家孙女呢?你找错地方了,走吧。”
大娘恳求道:“你听我把话说完,在这之前啊,我们在山上碰到一个猎人,他告诉我,在三宝寺的后山看见一个背竹篓的姑娘。所以我想问问你,看她是不是饿了,渴了,到过你这儿?”
她拉住僧人的衣袖,“麻烦你发发慈悲,跟我说一下她的下落吧。”
僧人一把甩开,毫不留情,“你这个老妇人,好生纠缠,我都说了,寺院乃清净之地,怎么会收留外来女子呢?”
“再说了,如果她想出家,也应该去尼姑庵啊,怎么会来我们三宝寺呢?”
他推了大娘一把,“走吧,走吧。”
大娘好不容易站稳了,还是不肯放弃,“师父发发慈悲吧,你要是看见我家孙女,告诉她,就说我们全家都在找她,让她快点回家吧。”
僧人重重啧了一声,“好吧好吧,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