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募捐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给李秋的贺礼,要问是什么贺礼,那当然是未来李秋登上皇位的贺礼.……
“博陵崔氏,崔恭礼,为扬州百姓捐款十五万两白银。”
眼前这位开口的博陵代表正是李秋前些时日在扬州碰到的那位,当时李秋当着众人的面将崔家和柳家的联姻拦了下来。
或许是出于怨恨,又或是崔家经济出现了问题,总之博陵崔氏的捐款明显比其他几家少很多。
几大家族表态后,长安城中的权贵也齐齐开口。
“房玄龄,代表房家捐款五千两白银。”第一排中心位置的房玄龄突兀开口,在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喊声中显得微不可言。
甚至有不知情的在背后暗戳戳的嘲讽起来;
“身为一国宰相,国民有难竟然才捐这么点钱,真是抠搜到家了。”
“谁说不是呢,本少一年在青楼花的都比他捐的多!”
这些显贵家族的公子哥习惯了挥霍大把的银钱,早已不知道赚取银两的艰难,甚至脑子里对钱已失去了概念。
可台上的李秋却截然不同,房玄龄虽然是大唐宰相,但他从未做过以公谋私的事,也从未受过任何人的送礼,不管是有事相求,抑或是感谢,他都一概拒绝。
这么多年一直靠朝廷发的俸禄过日,不过朝廷发的俸禄虽然足够一整个宰相府的日常消耗,但每年的盈余却没有多少,就这五千两还是房玄龄攒了好久才攒出来的。
李秋朝房玄龄走了过去:“房大人,我代表扬州百姓感谢你对扬州的付出。”
李秋神情严肃,丝毫没有调侃,戏谑之意。
房玄龄心领神会,只是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
靠后的位置,狄黑子疑惑看向房从约:“没想到宰相府日子也这么难过。”
房从约倒也不辩驳什么:“我们房家在陛下的庇佑下生活也算富足,不缺吃,不缺穿,闲来有书读,忙时亦可为朝廷出一份力。”
每个人对生活的标准不同,而房从约很像他的爷爷,物质方面看的很淡,但在精神方面却是超过了在场大部分人。
李善长:“房兄说的极是,我等皆为大唐子民,自当为大唐百姓尽力,若是不能像房大人这般,纵使有千万家财又能如何?”
大唐可以少去十个,百个十万家财的豪绅,但却不能没有房玄龄,他是大唐的宰相,贞观以来,是房玄龄的辅佐之下,大唐才有如今的辉煌。
“没错。”房从约的观点渐渐引来共鸣声,有志之士终将齐聚。
捐款的声音持续了很久,按照李秋的推测,这次大大小小加起来所筹集的款项应当有两千万白银左右,这笔钱足以填补扬州的空缺,甚至还有富裕。当然李秋不可能将剩余的钱收入自己的口袋,铁轨,火车,印度,石油,还有数都数不过来要花钱的地方。
待到声音彻底沉寂,李秋开口道:“诸位,除捐款一事外,李秋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