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猪 作品

第855章:问题的关键

 李建很容易就将需要回答的问题给写好了,不过这里面有大多数人很头疼的。 

 不是说这些人笨,也不是说这些人记忆力差,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基础不够。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因为不明白啥叫基础不够。 

 这么说吧,其实这些人当中,有多少学问的人并不多,毕竟很多时候人还是要看出身的。 

 这么说可能有些人还不明白,那么简单的打一个比方可能就明白了。 

 华夏在普及教育之前,尤其是在古代,人的地位是分各个等级的。 

 你像有钱的人,比如世家大族,哪怕这个孩子再不学无术,再怎么不用功读书,成绩再怎么差? 

 他比普通人还是要强很多的,最起码常规的那些字那些知识还是懂的。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穷人家的孩子100个里面有几个人认识字就算是很不错了。 

 那么这几个人当中,有一个有成绩的人那就更少了。 

 也就是说像普通人就算认识字,那认识的也不多,像电视上面常见的而且书生读书,多少个人当中才出现一个人? 

 那么这些穷书是读书,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好的书去读,唯一的办法就是借,比如说张三有一本书,那么张三看完了就可以跟李四去换。 

 如果你是真想读这本书,那么可能就会跟张三兑换了去看,然后王武也喜欢看这本书,那么只能等李四看完了之后,再借来看看。 

 可能短时间内理解不了,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录下来。 

 可是穷人哪来那么多钱去买纸张? 

 要知道古代人写的是毛笔字,一张白纸上面写不了多少字的,一本书的话少说几万字,多的话十几万字。 

 不说别的,就是购买这个白纸的钱可能都没有。 

 所以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会借书看?难道自已就不可以抄写一遍吗? 

 抄写一遍,甚至抄写很多遍,然后拿出去卖,这样不就有钱了吗? 

 但是在这个前提下,你首先得有买纸的钱。 

 所以电视上面或者电影上面有很多这样的情节,那个教书先生看到某某某学生不听话,最后再跟那个学生说,你回去将这个《三字经》抄写个100遍,300遍。 

 还有抄录其他的一些书籍。 

 其实这就是一种无知的体现,咱们就不说别的课文内容了,就拿三字经来说事。 

 三字经可能很多人没办法背全,一般人都知道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啥的,但是《三字经》这篇文章全篇有1145个字。 

 先不说抄100遍,300遍了,就是抄一遍,拿着毛笔去写,哪怕你写的再小,一张纸能写多少个字? 

 那么一篇《三字经》写下来最少要好几张纸吧? 

 那么写个100遍要多少纸张? 

 那么抄录100遍需要多少时间?估计《三字经》真要抄个100遍,300遍的话,这个纸张可能需要用箩筐去挑。 

 要知道古代的纸是很贵的,因为造纸术没有现在先进,造出一张纸的价格可能是普通人都承担不起的。 

 到了后期还好一点,因为蔡伦的出现,好歹还有了纸张,如果是在汉朝之前纸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写字只能用竹简,有钱人可能会用丝绸。 

 这样一来普通人怎么去学习?就拿关羽读的春秋来说,全部都是竹简写的,要想搬家的话,就这一部春秋都要用马车去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