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和吴家虽是邻居,但来往并不多,黄玲与宋莹更亲近些,好的跟亲姐妹似的。
事实上,黄玲和宋莹都有些看不起吴建国的老婆张阿妹,因为张阿妹亏待吴建国的女儿和儿子。
吴建国和张阿妹是重组家庭,两人各自有儿女,结婚后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张阿妹的亲生女儿张敏是不用干活的,相反吴建国的女儿吴珊珊却要做家务。
黄玲曾经亲眼看到吴珊珊大冷天去排队买肉,而张敏则在家里看书。
吴家但凡有好东西,张阿妹也是先紧着亲生女儿,吴珊珊和弟弟吴小军连点边角料都捞不到。
甚至吴珊珊成人来亲戚,都是黄玲帮忙照料,张阿妹连管都不想管,甚至还嫌弃吴珊珊。
黄玲和宋莹都是心软的人,看到吴珊珊的遭遇,总是会出手相助,吴珊珊也很感激二人。
王刚对吴珊珊的感官不好不坏,平常接触仅限于借复习材料。
对于别人家的事,王刚是不想管的,但黄玲却出乎预料的热心。
“你们要让珊珊读中专,为什么不读纺织,她作为纺厂职工子女,将来毕业也能分配进厂。”黄玲对吴建国说道。
“职工子女的分配名额一家只有一个,我们家三个孩子,怎么够分。”吴建国为难道:
“我的意思是珊珊学习成绩好,将来工作应该不难分配,厂里的名额留给弟弟妹妹。”
黄玲看了眼张阿妹,瞬间明白她的心思。
“名额是留给小敏的吧!”黄玲冷哼道。
张阿妹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珊珊从小就对纺织没兴趣,相反小敏更有天赋。”
黄玲怒火蹭蹭往上冒,王刚插嘴道:“吴叔,我觉得纺厂最近效益不好,将来恐有变数,若珊珊读中专,最好还是选财会专业,或者上卫校。”
王刚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市场经济将至,财会专业会很吃香,哪怕进不了公家单位,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相反纺厂会越来越差,读纺织肯定是大坑。
看在街坊邻居一场,王刚才开口提醒。
“师范挺好,将来出来当老师,像庄老师这样,既稳定,又受人尊重。”吴建国高兴道。
庄超英当了一辈子老师,自然知道现在风向变化,并不赞同吴珊珊读师范。
“老吴,你要是听我的,专业首选财会和卫校,以后教师学历要求会越来越高,我现在都要到外面上课学习,增加学历,当教师,中专生以后肯定是不够的。”
吴建国疑惑道:“什么意思,师范读出来当不了老师吗”
王刚解释道:“我爸不是那个意思,中专学历太低,以后毕业最多当个小学老师,甚至想在城里小学教书都难。
相反财会和卫校缺口大,将来不愁找不到工作。”
吴建国和张阿妹对视一眼,一时间都迟疑起来。
说句实在话,两人见识有限,并不能听懂王刚和庄超英的话。
“读财会,将来毕业只能当出纳和会计,工作不容易找吧!”张阿妹担忧道。
“读卫校,出来当护士,那也是伺候人的活,我家珊珊学习成绩挺好,没必要干那种活。”
吴建国要些面子,现在的护士可不像以后,护士和护工基本不分工,除了照顾病患,还要端尿盆,洗床单,工作强度很大,收入还不高,非常辛苦。
吴建国不想让女儿伺候人,只是他的话刚出口,庄超英和黄玲脸就沉下来。
“吴叔,我姑姑也是护士。”王刚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