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徳霞同志,你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徐德霞面带喜色,“江老师,跟你分享一个好消息吧。”
江弦笑了笑,“你讲。”
“上海的《少年文艺》和《选刊》两部杂刊,现在都联系了我们编辑部,想要转载《草房子》这篇。”
《少年文艺》是和《儿童文学》齐名的刊物,南方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
至于《选刊》,那是今年中作协创办的一部刊物,是一本以汇集全国精品、遴选名家新人力作为己任的文学月刊,是当代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
《草房子》这才发表一个月,就有两部刊物想要转载,而且还都是极有名气的刊物,这也就难怪徐德霞开心成这样了。
顿了顿,徐德霞又道:“还有一部刊物是《儿童时代》,我刚才来的时候才打来电话,也想转载《草房子》。”
《儿童时代》那江弦就更熟了,因为他刚从这部刊物里挖走个王安忆。
江弦感到惊喜的同时,心底又一阵诧异。
《草房子》足够优秀,足够吸引人,其他刊物想要转载,他完全可以理解,不过他困惑的是,这些刊物怎么跟商量好了似的,全扎着堆过来转载。
总不至于是《儿童文学》那边为了自己的发行量,藏着掖着不告诉他吧。
“这是什么情况?”他把心里的疑惑一讲。
徐德霞脸上立马笑开了花,显然是知道其中藏着什么内幕。
“江老师,您还真是一点消息都没听到呐。”
“什么消息?”江弦一头雾水,催问道:“小徐啊,伱还年轻,可不要沾染上爱卖关子的坏毛病。”
徐德霞吐了下舌头,老老实实说:“前段时间,我们《儿童文学》收到一笔2000册的9月刊订货单,订货人比较特殊,是宋先生”
宋先生?
见他还疑惑着,徐德霞小声提醒:“那位先生的夫人”
咝。
江弦这才反应过来是哪个宋先生了。
那位人中之杰,女中之杰。
徐德霞这会儿激动地不行,从包里取出一份报纸递给江弦,“江作家,你自己看吧。”
江弦接过来扫了一眼,是《人民x报》,日期正是昨天。
徐德霞翻开的是报纸第三版,江弦很快看到其上醒目的一则关于中福会的活动报道。
大意是在昨天中福会的活动上,宋先生把2000册的《儿童文学》9月刊捐给了中福会少年宫,发言说:“草房子是金色的,要让孩子们拥有金色的童年。”
还附有一张现场活动的照片,宋先生亲切、儒雅,带着微笑坐在一群小朋友中央,小朋友们脖子上系着红领巾,手上捧着《儿童文学》,封面上的草房子图案清晰可见。
江弦这才反应过来《草房子》为什么会忽然之间受到这么大的关注了。
就是因为宋先生这一句话嘛!
江弦对这位那是绝对的尊重,不仅是伟大先驱的伴侣,也是在危机关头,坚定和我们站在同一战线的女性战士。
如今能得到她的夸赞,心里可真是无上光荣。
徐德霞作为刊发他这部的编辑,那叫个与有荣焉,甚至比他还要激动,“江弦老师,这说明宋先生都认可你的了!”
江弦露出一丝欣慰,“徳霞同志,我再拜托你一件事情。”
“江老师,你讲。”
“我想和中少社订1000册的《儿童文学》9月刊,送给中福会的孩子们。”
“1000册?!”徐德霞吃了一惊。
一册《儿童文学》定价是0.95元,1000册《儿童文学》,那就是950元了。
一出手就是一千块钱,这就是江老师的格局?!
“您确定?”
“我既然说了,肯定就是已经下定了主意。”
在后世,《草房子》有一点总是为人诟病,曹文轩总是进校园打着讲课的幌子,兜售童书,好些小学要求学生购买童书的征订单里,必然会出现《草房子》的身影,这就遭来很多人的反感。
《草房子》明明写的跟艺术品一样漂亮,老曹非要糟蹋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这事他乐意干,江弦是干不出来,他不光不去兜售,他还要送给小孩子们。
宋先生晚年一直都在致力于妇女儿童的慈善事业,生活过得很简朴,她可是本来就出身于极富裕之家,晚
年陆陆续续把自己的房产、稿费全都捐了出去。
听说有次开完会,想去友谊商店买件衣服,看上一件,秘书一问价格,吓得她连忙摆手不买了。
江弦作为《草房子》的作者,这次捐赠1000册《儿童文学》,也算是回应宋先生的这份赏识。
回到家里,江弦把那份《人民x报》拿给朱琳一看,她也很激动,胳膊环住江弦的脖子,杏眸里头满是钦佩。
“小江同志,你也太厉害了,宋先生都觉得你写的《草房子》写的好!”
“咳咳,你先等一下。”
江弦又把他捐1000册的决定告诉了朱琳。
朱琳自然是一阵心疼,不是谁的消费观都和江弦一个水平。
但她还是愿意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多捐点,捐1500册好了!”
“那就是江弦和夫人朱琳一起捐赠1500册。”
江弦也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就给《儿童文学》那边支付了1500册的订金,拢共1425元。
中少总社的领导都被惊动了,非常感动,愿意替他和中福会来交涉这件事情。
一转头,三家刊物转载《草房子》的稿酬单也给江弦寄了过来,直接七千块进账,江弦都快摸着五个万元户的门槛了。
9月份他才只是个税收入3001—6000元的第4级,10月这才刚过几天,他就是月收入6001—9000的第5级了,要缴纳30%
这可真是让他痛并快乐着。
宋先生的一句评价,以及《人民x报》对此事的报道,算是把《草房子》推向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
原本不太受文学评论家们青睐的儿童文学领域,这一次惹来不少文学评论者的关注。
徐德霞居然在《文艺报》的第三版上看到了《草房子》的文学评论
——《人性的唯美,诗意的文本——读“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