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后裔 作品
第046章 打探消息
“具体的资料已经在你手里了,这个昆仑之殇说起来背景很复杂,他们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江湖势力,而是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社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平定的大小和卓叛乱的残余势力。”
大小和卓之乱即清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
乾隆二十年,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两年后,他们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不久大小和卓兵败西逃,擒杀之后,叛乱遂平。
“这么说来他们存在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我越听越觉得奇怪,疑惑道:“可是我想不通,妲蒂与他们应该不存在什么利害关系,这昆仑之殇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表面上看,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必然的关联,但是,这个昆仑之殇在如今这个时代想要维系自己的存在,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否则它怎么养得起这么一大帮人?要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生活在阳光下的,只能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林筱雨的话刚一说完,我便恍然大悟了。
天山就像是一道中轴线,将新疆一分为二,其北为北疆,以南为南疆,南北疆是两个大盆地。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帝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并且相继平定天山以南因准噶尔部消失而趁机坐大的回部,即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反叛,从此完全确立了清朝对新疆的稳固统治。
早在元朝时期,成吉思汗便完成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等军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派遣南宋的战俘屯垦,在回鹘地区实行“计亩输税”。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其藩属国中强制推行伊斯兰教,自此,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十六世纪初,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此后的明朝基本沿用元朝策略,对西域地区实施羁縻控制。
乾隆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在伊犁地区和天山南部各地维吾尔族中维持当地的“伯克制”,严格实行政教分离。昆仑之殇因白山派消亡而出现,所以它自产生以来就为历代中央王朝所不容,在政教合一的白山派影响下,它始终以宗教性质的社团隐蔽存在,世人鲜有耳闻。
林筱雨所言,正好解开了我心头的疑惑,像这样一个体系庞大,存在上百年之久的地下组织,必然有其不为人知的资金来源,而其中盗墓以及文物走私活动,就是一条非常可观的途径,东汉末年,曹孟德就组建摸金校尉专门为其盗发陵墓,以补充军资,自古以来,这种方式就一直有人效法。
“这昆仑之殇树大根深,别说是凭我们几个根本是以卵击石,即便是动用龙骨堂的力量也很难将其铲除。”林筱雨说道。
“虽如此说,但我们并不一定要与整个昆仑之殇为敌,此行只为救人,强攻不行,还可以智取。”
“这件事可以等等再议,眼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寻找这昆仑之殇。”林筱雨说道,“这昆仑之殇神龙见首不见尾,两百多年间,一直未曾被发现,有传言说他们躲在沙漠深处,以古代王国的遗址为避居点,极是神秘,多为正史所不载。”
唯一比较可信的一段记载,是来自清代伊犁将军府幕僚所著的一本笔记《天山诡教考》,这诡教应该就指代昆仑之殇,其中提到:和卓兵败之后,流寇大举盗掘古墓,欲求复辟白山教权野心。群寇避居沙漠,以古国城池为巢穴,城内兵马齐备,粮草充盈,有宫女供群寇享乐。《天山诡教考》并非正史,所言并非全然真实,多有夸大之辞,不过《天山诡教考》并非荒谈,既然是出自伊犁将军府,内容还是比较可信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在此之前咱们得想办法找到他们的老巢?”
“没错。”林筱雨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我看到梦姐牵着古丽的手从门外走了进来,见我们已在房中讨论如何找寻昆仑之殇老巢,相机救人的事情,便坐下来加入了讨论。
我觉得再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事不宜迟,应该尽快出发,等到了新疆,再做打算。林筱雨并不反对,因为眼下没有别的情报过来,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征求完梦姐的意见之后,一致决定即可动身。
“我来之前,燕姨三令五申,强调行动必须听从指挥,此去凶险难测,这些人不比以往的那些江湖豪强,他们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一旦有失,有过不堪设想。”林筱雨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