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爷 作品

第630章 大龙缸

 朱翠萍袁财“团伙”被屈阳带走,陆飞迫不及待重返院中。 

 看着正房门外那口硕大的青花鱼缸,陆飞眼中露出最炙热的精芒。 

 这只鱼缸高离十五公分,口径将近一米,广口,圆腹、平底,形制古朴厚重。 

 器型稳重大气,造型简而丰满,胎体极为厚重,胎质坚实紧密,釉光润洁明澈,青花发色凝翠。 

 缸体绘青花龙纹饰,繁而不乱,层次清晰,缸底绘制的龙呈翻江倒海,叱咤风云之势,尽显龙之霸气。 

 龙首威武昂扬,龙嘴翘如猪,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 

 “大明嘉靖年制”款题细小而十分规正,题写在唇口上。 

 大开门嘉靖龙纹大缸,稀世重宝,太难得了! 

 谁能想得到,这样缺德家庭还藏着这样的重宝啊! 

 陆飞进院儿的第一眼就看到这见青花龙纹大缸。 

 看到大龙缸摆放的位置,陆飞的小心脏都悬了起来。 

 如今正是深冬,要是把这只大缸冻裂了可就太坑人了。 

 后来看到这只缸只是摆设,里面不但没有水,就连一个磕茬都没有,阴差阳错保存的完好至极,陆飞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抚摸着大缸的胎壁,感受着器身的敦厚,陆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种大缸烧成后主要是在皇陵、太庙等皇家祭祀重地使用。 

 但更多时候,大龙缸被闲置,被作为储水器。 

 嘉靖年间,皇宫内常因燃放烟花和用火不慎等引起火灾,因而当时宫内的防火事项极为重要,便取此大缸用来储水防火。 

 因结实耐用,还被用来储存粮食、油等,可谓是一缸多用。 

 由于龙缸烧造难度很大,烧成后体型庞大、不易搬运。 

 冬季存水时极易结冰冻裂,以及诸如、变革等天灾人祸,到清唐英督窑之时,完整的明代大龙缸已很难看到。 

 截至万历时保留完整的龙缸几乎少之又少,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也可见其如今存世是何等珍稀。 

 有许多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大龙缸之所以罕见,归纳其原因,主要是因其体型较大,且工艺相当复杂,烧制成本也自然随之增加。 

 而且烧造时间长,成品质量要求严格,故烧造时的各条件也需严格掌控。 

 原本烧造出的成品就已极少,加之不易保存和使用不当,都是龙缸存世数量减少的原因。 

 烧造大龙缸的成本耗资巨大,如若火候掌握不当胎体就会出现裂口造成器不成形。 

 青料的存量渐少也将烧制难度再升一级,因此烧造出一件完整的大龙缸可谓难上加难,故当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从御窑厂挑选上交朝廷的成品器必须“百不过五”,其余全部砸碎,要求严格,精细的令人发指。 

 据《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缸窑,明厂有龙缸窑。烧时溜火七日,然后紧火二日夜,封门又十日,窑冷方开。 

 每窑约用柴百三十扛,遇阴雨或有所加。” 

 可见,每窑烧造出一个大龙缸就需要用柴一百三十扛,明代御窑厂曾经估价,大型瓷器的烧制每件估银五十八两八钱,二样瓷缸,每件估银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