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维克托对列宁格勒的这些人,并没有任何仇视的情绪,而在对待库兹涅佐夫和沃兹涅先斯基的问题上,他尽管对这两个人的某些做法不太认同,但也绝对没有敌视二人的想法,当然,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他与这两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而已。
因为没有仇视、敌对的情绪,因此,维克托没有积极对待列宁格勒问题的诱因,更没有给列宁格勒那些人扣“大帽子”,罗织罪名的意愿。
在此次前来莫斯科之前,维克托已经搞清楚了斯大林同志和政治局内其他几位同志的意思,就斯大林同志而言,而在对待列宁格勒问题的态度上,还是存在犹豫心理的,主要是他不希望将工作能力比较出众的沃兹涅先斯基搞下去,因此,他希望能够将对列宁格勒的调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而包括马林科夫在内的其他几位政治局委员,则是希望借助此次机会,将列宁格勒派的影响力,从联盟的中央领导层中彻底清理出去,将列宁格勒人所奉行的那一条经济路线,整个的丢进垃圾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对列宁格勒的调查就必须彻底,至少需要将沃兹涅先斯基和库兹涅佐夫这两个人牵扯进去,如果可以的话,甚至是将柯西金也牵扯进去才是最好的。
从个人的政治前景来考虑,维克托当然不希望忤逆斯大林同志的意见,那对他的个人前途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同样的,违背马林科夫同志的意见当然也不是聪明的选择,说到底,斯大林同志的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他或许还能领导联盟几年的时间,就算是运气好,他最多也就只能在联盟领导人的位置上待个十几年了,而若干年,乃至于十几年之后,维克托才四十来岁,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他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才能最终显现出来,同样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是最需要政治助力的,而两相对比,马林科夫在那个时候能够给与他的帮助,显然是更大的。
是的,在维克托看来,随着日丹诺夫同志的病故,如今在联盟未来领导人的人选问题上,同样年轻且过去一直在负责党务工作的马林科夫同志,无疑是可能性最高的一个了,这也是当前莫斯科核心领导层中公认的一个事实了,唯一的一点是,马林科夫同志从事实务工作的经历比较匮乏,同时,他也没有独自负责领导过某项较为重要的工作,这使得他在联盟、党内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个人威望严重不足,而这对他出任联盟最高领导人是非常不利的。
个人威望这个东西是比较虚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用某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计量,但是在实际的领导工作中,这个东西的关键性却是非常强的。对于一个处在领导核心中的政治任务来说,拥有了足够的个人政治威望,就等于是拥有了足够的拥趸和支持度,也就等于是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就以斯大林同志为例,因为他在联盟和党内的个人威望足够高,所以,他在政治局内就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其他的政治局委员很难在某个重大议题上与他唱反调,因为一旦政治局内部的意见无法统一,相关的问题就会拿到中央委员会里去讨论,到了那个时候,斯大林同志就可以凭借着强大的个人威望,在中央委员会中凭借着诸多中央委员们的支持,将政治局内的反对派踢出局。
斯大林同志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因此,他在政治局内就可以实现掌控全局的目的,在刻意营造出来的平衡局面下,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对他构成挑战。
而当国家领导人换成马林科夫的时候,局面显然就完全不同了。与斯大林同志不同,马林科夫在联盟和党内没有足够的个人威望,因此,他难以通过个人的能力,压服政治局内的各方势力,而若是将有关问题提交到中央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的诸多中央委员来做表决的话,他又无法保证获得过半数的中央委员们的支持。
总而言之,缺乏个人威望的马林科夫,即便是出任了国家领导人的职务,其在这个位置上的处境,也是比较尴尬的,他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就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这个合作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同时呢,在党内和联盟内部的个人威望,还要同他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这个合作者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本,他对马林科夫来说就没有用处,反之,若是他在联盟和党内的个人威望高于马林科夫,那么双方的从主地位就不是那么好确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