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做的是工艺品,在1990年左右,曾做过灯笼,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李站长,从他这里听说了无骨花灯,我想,这是传统文化瑰宝,得把它发扬光大,从那时起,就有了把无骨花灯工业化大生产的想法,跟李站长一合计,李站长是个老顽固,不同意,说如用机器做就没了那个历史的味。”
苏月红想起了前日李站长跟自个交流时说过,自从这盏灯点亮后,名气也有了。有很多投资商想拉他入股做生意。但他觉得一旦钱有了,研究二字估计也就没了。原来,指的投资商就是李海湖经理啊,不禁婉而一笑。想起了一个关于方丈的故事,某庙,有一方丈佛法精通,每天痴心修练,庙里却是香火冷清,后来,他闭关的时候,庙里由另一和尚主持,他极善交往,与官府、富人、三教九流的关系都很好,没多久,庙里的香火旺起来了,但是,和尚对佛法的修练却没原来的积极了。对于寺庙的发展而言,走向两个极端都不是好方法,只有取法于中。
当她向他说起这个故事后,李海湖经理笑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敬佩李站长对传统的坚持,但他对我有误会,我并不是个钻到钱眼里的人,1999年——2002年,我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全县花灯普查,自驾一辆雅马哈摩托车,一人上山下乡,足迹踏遍仙居全县700多个行政村,将民间老宅中的木雕、石雕花灯一一拍摄下来,将一些老人珍藏的古花灯买回家,并将它们整理归类。”
说完,打开电脑,翻出一张张照片,指着它们解释着每一张照片的来源,这张开自某村某家,那张来自某庙某处。同时说道:“我没想过可以通过无骨花灯发大财,要想把这一民间艺术普及,使之大众化,就得让它商业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它。除了商品化之外,最好的方法是从小开始,所以,我计划编写教材,让它进入中小学手工课程中,论坛是个新的宣传工具,希望也能通过你们的论坛,让全社会认识到家乡的瑰宝。”
电脑前,金华斌给花灯的专访写了序,序中说,三人为了宏扬家乡的无骨花灯,走着不同的路,却通向同一个目标。长久的快乐,绝不在喧闹中,更不在浮华里,它源于光明心力的宁静!人生云水过,平常自然心,当繁花落尽洗尽铅华,我们是否还能记得,那昔日的初始之心。
苏月红看了看,先是连连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说:“老大好文彩,可是,你这整篇看起来好象是学术研究的文章呢,干吧吧的,比仙居馒头干还要干,缺少趣味性,估计喜欢看的网友不会太多,得给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