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聆讯会之后,下川那边就没有动静了。
关于对自己的抄袭控诉似乎按下了暂停键。
那位所谓的北原律师,也被京都警察抓了起来。
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顺利。
主持人随后又介绍了旁边两位来自大阪大学、大阪市立大学的学者嘉宾后,露出了神秘的表情,开口道:“《东土巡游遣唐记》的点校出版,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一经出版则收到了全球五百多间大学的采购邀约。坐在讲厅落地窗旁边的听众们,你们此时就可以看到《东土巡游遣唐记》正即将通过大阪港口的海运,发往世界各地。”
不少听众闻言立刻站了起来,望着距离文化馆不远处的港口。只见得在港口停泊的一艘巨型货轮旁,一个又一个的箱子放在旁边的空地上,港口作业人员正在做最后的确认。旁边数个记者举着摄像机,记录着《东土巡游遣唐记》即将起运的这一幕。
藤村听着主持人的介绍,脸上的笑容,不由得又浓郁了几分。以目前《东土巡游遣唐记》获得的关注来看,自己的学术声望将会再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不出意外,往后几个月,将会有诸多汉学研究的大学争先恐后地邀请自己前往举办研讨会。
这种如若众星捧月一般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妙了。
“藤村教授。在开始正式的介绍这本古籍面前,能先为我们讲一讲您点校这本古籍以来的历程吗?”旁边的女主人笑道。
“好的,没问题。主持人。”藤村微微点头,笑道,“我先讲一讲在点校过程中的感受吧。在点检《东土巡游遣唐记》的过程中,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孤寂。”
“孤寂?”女主人故作惊讶状,一步一步引导着场内的氛围,“没想到藤村教授的感受竟然会是孤寂。能为我们详细讲一讲吗?”
藤村拿着茶杯,抿了一口,“古籍的点校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是与已经尘封在历史的故纸堆在进行对话。其中,古籍的原始版本往往存在很多残破、辨认不清的情况。因此,我只能每日往返奔波往返档案馆与特藏室之间。我记得在点校这部著作的时间里,试过好几个月,没有同人一起吃过午餐。”
“没想到做研究,竟然也是一个体力活,需要不断奔波在档案馆之间。”旁边的女主持人捧场道。
藤村微微点了点头,“所以,我告诉在场年轻人一个道理。做人做事,一定要耐住寂寞。要甘于坐冷板凳,才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尤其是我们当下这个社会,在现代化的消费主义冲击下,变得愈发浮躁。而人心越是浮动,我们就越要沉下心来。”
讲着讲着,藤村渐渐地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口中不断蹦出许多的大道理。他享受这种说教的感觉,这种如同布教般,受到信徒崇拜的快感。
不知过了多久,藤村感到了有些口渴,拿起小圆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抬头看向场内的观众情况,他不由得微微一愣。
却见讲厅右侧落地玻璃窗处,有着一小群听众直接离开了座位,站在那里,指指点点,不知道在窃窃私语些什么,他们眼睛看去的方向,像是望着方才港口装运《东土巡游遣唐记》的地方。这一幕又激起了其他听者的好奇心,不断有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加入围观的人群。
毕竟,台上的人在说话,而底下的人自顾自地站起来,在一边干着其他的事情,对于讲者而言,是一桩不礼貌的行为。
女主持人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对着衣领处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呼讲机说道,“麻烦,叫人进来维持一下秩序。现场的观众不知道在干些什么,都聚到了落地窗旁,似乎在看刚才的那艘大货轮。”
第四十二章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