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重逢,他们相约着一起去登高,别看和尚长得肥头大耳,但他爬山却很利落,将异史山人和陆老远远的甩在后面。看着残冬和初春交融的景象,异史山人和陆老慢慢的在山道上走着,异史山人缓缓的说起了前朝的一桩奇事。
***
明宣德年间,宫里的皇帝爱上了斗蟋蟀,每年都要向民间征集大量的蟋蟀进贡到宫里,既然皇帝爱蟋蟀,那些达官贵人们自然而然的也跟风斗上了蟋蟀。
陕西并不盛产蟋蟀,然而有个华阴县令,他因为想讨好上官,就给上官送上了一头蟋蟀,这头蟋蟀十分善斗,上官很喜欢,便令华阴县令经常进献蟋蟀过来。县令见得了上官赏识,很是高兴,至于收集蟋蟀的事,他责令里正去办。
一时蟋蟀紧俏,于是乎,华阴县那些游手好闲之徒,只要得了只好蟋蟀,便用笼子养着,再趁机哄抬价格,将蟋蟀当做了奇货。
里正得了县令的指派,便有了由头,经常借此向乡民摊派,甚至按照人口向乡民征集蟋蟀,由此,经常因为一头蟋蟀而弄得乡民倾家荡产。
县里有个童生,名字叫成,考了好久都没考上秀才。成童生为人迂腐木讷,因此,他被狡猾的胥吏报到县里,让他担任里正,成童生百般推脱,却始终摆脱不了当里正的命运。
由于成童生不忍盘剥可怜的百姓,结果当上里正不到一年时间,他家那可怜的家产就被折腾光了。
恰好又到了要上交蟋蟀的时候,成童生不敢向乡民横征暴敛,但他自己又实在是拿不出钱来赔了,他烦闷忧愁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妻子劝他:“死了有什么好处?能解决问题吗?你还不如自己出去找找,或许万一能被你得到一只呢?”
成童生认为妻子说的有道理,于是早出晚归,提着装蟋蟀的竹笼子,在墙根下、荒草中、石块下找寻,然而,不论成童生多么努力的找寻,始终没有找到一只蟋蟀,后来就算幸运的找到了两三只,然而却是又弱又小,根本就不能交差。
县令严令限期交出合格的蟋蟀,只给了十多天时间,时间到了,成童生自然交不出来,挨了一百大板,屁股和双腿被打得血肉模糊,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