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远闻流水香

姜雪宁和方妙受到杭州姜家女眷的热烈欢迎。都不用姜雪蕙出面,三位堂嫂自发带两位姑娘逛遍杭州城。

 因顾及她们第一次来杭州,除了高档场合,街头小巷也带了去逛。

 杭州城内无宵禁,夜市开到半夜三更,早上五更街头就有小贩在叫卖吆喝。又因交通便利,城里城外,商铺林立繁多。

 各种美食奇珍海鲜和四时的鲜花水果,新奇异味的舶来品,绫罗绸缎,珠宝首饰,悉数集中在杭州城。

 两位京城来的姑娘嘴巴就没停过,杭州特色美食全部尝个遍,她们最爱龙井虾仁,葱包桧和藕粉。姜家便日日都提供。

 去外头逛街,十几文钱就能在沿街叫卖的少年少女上买到嫰鹿脯,兔肉,紫苏鱼。各家铺子里的杂菜粥、鱼羹、鲜肉馄饨、虾仁饺子等等都让她们胃口大开。

 不到半个月,两人都已经圆润了不少。

 更让她们大开眼界的是做为娱乐场所的瓦市有十多处,有演出戏曲,杂技、相扑、傀儡戏、说书、讲史等,场场爆满,昼夜不辍。

 各种新商品在换季前就上了商铺架子,街上摆摊也不少,绢扇、丝绸香囊、带各种天然木香的珠串发钗,佩玉络子,各种手工小商品琳琅满目,她们每天买一堆仍是买不完。

 姜雪宁一来杭州便与姐姐同吃同住。然而姜雪蕙事务繁忙,日日都是早出晚归,两姐妹竟没有说上话。

 等姜雪蕙忙完,她唤来随身丫头玫儿。姜雪宁同姜雪蕙在里间同睡。玫儿做为贴身丫鬟住在外间,两头中间就隔着一个木格透纱屏风。

 姜雪蕙问她:“妹妹现在每天晚上喊张遮和燕临的名字有多少次?”

 玫儿恭敬地回答道:“姑娘,头七天张公子有八九次,燕世子有四五次。这七天,张公子有六七次,燕世子有两三次。”

 姜雪蕙道:“那便是六比四和七比三了。”

 等再过了7天,姜雪宁开始感到乏味了。她找来姜雪蕙问能否给她安排工作,姜雪蕙就等着她这句话。

 姜雪蕙将她的计划细细与妹妹说来。姜雪宁也一笔一画认真地记录。姜雪蕙带她跑了几回供应商处。便将与供应商算账,对布料的工作交给她。

 方妙受她俩的启发,见杭州经商自由,挂知府家名下,开了一间专为贵族女眷服务的卜卦铺子。

 姜家给她介绍了不少客户,凭着方妙的本事,很快发展成常客。闲暇帮姜家推广下衣裙,很快就攒下不少银两。喜的她眉开眼笑。

 等姜雪宁开始慢慢熟悉工作,又过了七天。姜雪蕙唤来玫儿又问:“最近晚上妹妹的情况如何?”

 梅儿道:“张公子还有三四次,燕世子已经没有再喊了。而且已经换成了各种美食,葱花馒头,油饼饺子之类的早点。”

 姜雪蕙满意的点头,看来妹妹已经进入状况了。

 于是,姜雪蕙找了一天提早放下手头的活,晚上在房间与妹妹详谈,问起她在京城的情况。

 姜雪宁如实告知她临走前,分别写信给张遮和燕临。对于张遮让他自由选择,对于燕临,则说明只是朋友之情,无男女之意。

 因此这两封信托姜钰转交,她出发前一晚还被姜钰数落一顿。

 姜钰拿出自己收集的几盒香囊,给姐姐展示,一一说明上面的香囊都是哪位小姑娘送的。他对各位小姑娘的家世长相,性格喜好都如数家珍。

 姜雪宁没想到他如此大胆。姜雪蕙听完,思忖着要写信给父母亲,让他们好好收拾小弟一番。

 姜钰对二姐振振有词:“难不成要盲婚哑嫁吗?都说男女7岁不同席,我们在七岁前抓紧时间把对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好过日后相看时就见几次面,人云亦云,别人说好,就定下终身。”

 他又指着这些香囊道:“我的伙伴们都很懂,比如说这位云妹妹住街尾,她手里头可收集了不少小男孩家世能力的信息,每个人收到过她赠送的香囊。

 那位是隔壁街第四间有梧桐树宅院的小月姑娘,她特地列出一张单子,名字又长又多。连对方父母的相貌身高都要考究一二。单子上的男孩都收到她送的络子。

 这几条街上的小姑娘们更是奇谋迭出,打包了扇子梳子书本这些,各显神通。她们行事可小心了,手帕那些贴身物品一概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