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贵神速,要趁着清廷还没有反应过来,夺取南京。
但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国姓爷,难免骄傲自满,他认为满清是趁着明朝内乱入关,现在气数已尽。
又考虑到郑军远道而来,正值暑期,怕王师水土不服,于是命大军乘坐战船,逆流而上。
结果郑军行军速度异常缓慢,浪费时间贻误战机,直到七月初七船队才出现在南京观音门。
此门因城外的观音山得名,而日后围绕此山的激烈战事也成为郑军北伐大军的绞肉机!
意气风发的国姓爷,登高远眺看到南京城非常激动,登时赋诗一首: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城外的郑军声势浩大,修建八十三座大营,跟游弋在长江中的水师遥相呼应。
而守御在南京城内的清军兵将,已经被国姓爷吓破了胆。
远在北京的顺治,也是震怒非常,又惊慌失措,生怕南京有失,东南不保,到时候明朝遗民群起响应,满清只能退回关内。
连远在北京的顺治都惊慌失措,别说留在南京城内的两江总督郎廷佐和八旗主将喀喀木。
原本驻防南京的清军主力,已经南下参加围剿西南明军的战事。
此时留在南京的清军不过六千人,八旗兵不过五百人,这些八旗将领对汉军绿营并不放心。
甚至喀喀木还萌生屠杀南京百姓,以防止他们为国姓爷充当内应,结果被总督郎廷佐制止。
江苏巡抚朱衣助,之前被郑森俘获,但国姓爷没有杀他,而是将其放还。
这朱衣助不思报恩,而是回到南京为守军出谋划策。
他向总督建议,用缓兵计假装向郑成功投降,但是必须宽限三十天,才肯开门迎降,不然留在北京的官员家属会被治罪。
国姓爷信以为真,命郑军原地不动,没有派兵扼守各地来往南京的要道要津,结果清军各地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开进南京。
其中威胁最大,就是苏松镇总兵梁化凤,他率领三千绿营兵驰援南京,就是这群人把铁人军打得落花流水。
郑成功祭拜明孝陵之后,手下将士也受其影响麻痹大意,饮酒作乐,不把清军调动放在眼里。
而南京的清军,在兵力得到补充后,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击郑军,试探虚实。
郑成功在甘辉的劝说下,在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准备攻城。
而总兵梁化凤持刀带头冲锋,攻击驻防在仪凤门的郑军前锋镇余新所部。
之前郑军各部因为争功,将领们互相攻击指责,国姓爷愤怒非常。
下令没有他的命令,各部不得擅自出兵,不得擅自救援,违者严惩不贷。
郑成功军令如山,加上将领们机械地执行这条命令,所以余新所部在遭受清军围攻时,其他郑军将领不敢出兵救援。
全部按兵不动在防区观望,以至于被各个击破,驻防在仪凤门的前锋镇、中冲镇均全军覆没。
前哨战郑军惨败,国姓爷不敢怠慢,将主力撤至观音山,并围绕观音山展开环形防御,层层设防。
希望能像镇江银山大捷一样,将满清八旗铁骑引到山上,再由精锐铁人军将其消灭,但事与愿违。
农历七月二十四,清军兵分几路,向郑军发起总攻,鉴于八旗铁骑在山地战中,被铁人军的反骑战法打得大败亏输。
这次八旗军全部下马步战,跟绿营兵混编在一起,并炮击郑军营寨。
担任清军先锋,就是梁化凤率领的三千绿营兵,这些人在八旗将领眼中都是炮灰,不仅待遇极低装备低劣,而且没有任何护甲,仅有号衣。
梁化凤翻山越岭,从小路上山,误打误撞闯入郑军后营。
梁化凤命部下游击率兵,收集芦苇,准备在两军鏖战时放火烧船。
而梁化凤率部迅速接敌,对郑军展开攻击,双方鏖战多时,陷入僵持。
国姓爷听闻战报,命王牌精锐铁人军出阵,将杀入后方的清军梁风化部驱赶下山。
这群铁人军,是郑森花重金精心打造的重步兵。他们膀大腰圆,身披三十斤的重铠,只露出眼睛嘴巴,手持云南斩马刀和藤牌,三人一组的战法,曾多次消灭八旗铁骑。
清军手中的普通刀剑枪矛,对这些郑军重步兵毫无办法。
但梁化凤是有备而来,他的绿营兵事先准备了连枷棒,又名:梢子棍、盘龙棍、铁链夹棒。
这连枷原来是农民使用的打谷脱粒农具,一长一短两节木棍,中间由绳子或者铁链连接,挥舞起来比较省力。
而且打仗时用长棍敲击敌人盾牌,盾牌只能防护后面的长棍,但前面的敲杆会直接砸在持盾人的身上。
对重甲持盾防护目标效果奇好,东西方武士骑士们都喜欢用此物对付身披厚甲重盾,行动不便的敌人。
郑成功的铁人军也是如此,斩马刀被连枷棒砸钝,身披重铠的战士们行动不便。
本来山路崎岖在此行动特别耗费体力,必然不能坚持久战,所以铁人军的战法都是速战速决。
而梁化凤的绿营兵轻装上阵,可以尽情挥舞连枷棒,穿山越岭,追赶败逃的铁人军。
此时,梁化凤的部将,火烧郑军的后方战船,郑军将士看到后营遇袭,非常挂念随军征战的家眷,于是失去斗志,向后营狂奔。
而此时铁人军表现非常不佳,不是自相践踏,就是跌入山谷越入水中,最终无法爬起淹死。
后方遭遇梁化凤的奇袭,前方鏖战的郑军没有接到国姓爷的命令,不敢回援,结果被清军包抄合围前后夹击,损失惨重。
国姓爷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撤出战斗,下令后军收容残军,打捞几千名跳水逃生的郑军士兵,击退追击的清军水师,掩护家眷和伤兵撤退。
此战让郑成功付出巨大代价,大将甘辉、万礼、陈魁等数十名中高级将官先后殉国,而郑军损失人数在两三万以上。
在攻打崇明未果后,郑军只能撤回金门、厦门。
而策应郑成功的张煌言抗清义军,孤悬于芜湖,遭清军围攻,只能避走浙东,国姓爷北伐和南明复国希望只能化为东逝水中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