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 作品

第269章 黑驼山上 雁门关外

 黑驼山上有古墓,本地人都知道,外地人不清楚,但行里人就不一样了,应该有不少人知道这里。

 山上见不到人,也不见有什么农作物,我拄着根棍子走到大土包下抬头打量了几分钟,心生疑惑。

 这里不是人为封土,是天然土山。

 二者想区分不难,一看土,二看树,三看形。

 古墓封土表面干黄,不见大颗石子儿,手抓一把碾碎后在看会成淡红色,封土上植物长势也较差,或者干脆寸草不生,在就是“底大顶小”,形成锥形。

 眼前两座山包土质紧实,顶部半呈圆,虽是冬天但也能看出来,等开春了儿这里植物肯定长的很好。

 很快,我发现旁边儿荒草里立着个石碑,上写“丰王古墓遗址。”

 我顿时心中更加疑惑。

 山西文物局不乏高手,不可能连这点都看不出来。

 可当看到土山包后方那几处明显的塌陷区后我明白了。

 这些是盗洞,而且时间不久,就是近十年内挖的盗洞。

 “高人啊....”

 我只能说,你换个角度想想, 这也算是一种防盗手段了,就像曹操的真假疑琢一样。

 既然传说中的丰王墓不在这里,那它在哪里?还是只是传说?

 整个黑坨山长约十公里,我沿着半山腰一直走到了下午四点多,越往山中深处走,我越感觉这地方有大墓。

 就是感觉,是长年实战锻炼出来的一种第六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干了十年电工,有没有电我手一摸就知道了,我现在也是这样,地下有没有古墓,我地上走一遍就有感觉。

 五点多,我注意到一处地方的草不一样。

 有来过黑驼山的人应该知道,这山上的草很奇怪,整个朔州别的地方看不到,就这里有,一撮一撮,好像用手扭了似的,所以当地把这种草叫做“倒扭稂莎”,就像倒着长的狗尾巴草。

 而我发现的那片草就是很正常的草,和周围环境有出入。

 山上不可能单独就这块儿地方的草有问题,那就剩一种可能,这里是以前人为撒下的“草籽”。

 拿出自制工具,我将磨尖的螺纹钢绑在木棍上对着这里,用力向下扎!

 扎三下,搓一下,扎三下,搓一下....

 感觉深度差不多了,我用细绳子绑住一块儿小石头,随后在用医用胶布缠住小石头。

 掏出打火机略微烤了烤胶布,我顺着地上扎出来的小洞,将绳子送了下去。

 要是觉得中途卡住了,用力晃晃绳子就行。

 就这样,十分钟后,我在没有洛阳铲的情况下,用最省劲儿的办法取到了深层土。

 看着医用胶布上“发黑”的土,我有些失望,摇了摇头。

 活土,木碳层,唐代大墓的标志。

 看来早在多年以前这里就被人捷足先登了,而且得手后将盗洞回填,并撒下了草籽。

 本来能神不知鬼不觉,但那伙人犯的错误就是忽视了草籽品种,因为这里的草太特殊,我觉得如果是北派高手干的,应该不至于犯这种错。

 但也不像野路子干的,野路子别说撒草籽,盗洞都懒的填,一般得手就跑。

 这活儿像南派干的。

 如果是南派干的,那这底下不用看,绝对连汤带肉,毛都不会剩。

 我不是故意说这些黑南派,北派里也有吃干抹净的主儿,这是相对的,我根据历史大数据模型分析了,南派大多数的人就是这样。

 究极原因,一来因为南方古墓少,大墓更少,南派见的 土宝贝少,那自然就想什么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