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巷里,“沾衣十八跌”一直是个传说,神秘莫测之中透着几分玄幻。
公开可以看到的拳经是这么简述的:“抽身换影,乘势借力,脱化移形,引进落空,避锋藏锐,闪转走化,以斜击正,以横破正,以巧制拙”,每4个字一组,目前传世的总计9组,每个字究竟传递出什么样的玄妙信息,每组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逻辑关系,一直众说纷纭。
上初中那会儿,其他男同学爱不释手的玄幻小说边沐觉着没劲儿,他爱看武侠小说,翻阅到武学讲解相关情节,他习惯逐字逐句地研读。
渐渐的,边沐发现自己有点犯傻,除了几部特精典的武侠名著,大多数同类小说一写到武学方面细节基本都在胡编乱造,至少,那些原作者肯定压根儿没练过。
大学图书馆的档次一下子提升了好几级,不敢说每一本藏书都是至学精典,至少绝大多数的书籍所论述的内容基本都有根有据,系里那点功课根本拿不住边沐,业余时间,边沐几乎无书不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边沐读到一本名为《栏肆钩沉》的旧书,手抄本的影印本,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一下所谓“沾衣十八跌”,边沐依稀记得书作者应该是五代时期的士子,携家带口的逃难跑到川蜀剑阁一带,可能饱受战乱之苦吧,那位作者开始特别关注武学方面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原书作者认为,所谓36字诀应该分属9种差异挺大的功夫,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而且,原作者猜测,所谓“沾衣十八跌”不应该是一门独立的武学功夫,应该是武学方面的实战技击经验性总结。
另外,原作者还将其中“抽身换影”的“换”字修正为“弄”字,认为“抽身弄影”更符合实战现场实际情形;“脱化移形”的“移”字他也心存疑虑,觉着“逆”字或者“乱”字才是格斗现场更为真实的描摹,“引”进落空的“引”字,他更是直接将其十分确定地改为“诱”字……
当时,边沐就觉着原作者肯定练过功夫,甚至,那人说不定还有一定的实战能力。
进医院专职行医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边沐渐渐意识到,那个“逆”字、“乱”字还不够准确,以他的医学实践和习武经验,他认为应该改为“塑”字,塑造、整形之意。
当然,其它字诀,边沐慢慢也摸索出自己的理解,为此,边沐私底下专门写过数篇专业性很强的论文,只不过,那种文字只能写给自己看,最多慢慢用于中医正骨治疗也就是了,外人嘛!确实不足道哉!
同时,边沐认定,所谓“沾衣十八跌”绝非一人之得意心得,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跨越了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
参透这一层之后,闲暇之时,边沐不断揣摩其活学活用之道,渐渐意识到所谓36字真诀应该分属9种以上基础武学,也可以近似地理解为9种技巧,哪一位如果能将其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话,入战阵还真有可能“如入无人之境”!
今晚,毕绍雄算是倒霉透顶,众目睽睽之下,自个儿就跟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任由边沐戏耍,羞愤之余,无论毕绍雄怎么挣扎始终无法摆脱边沐近乎邪门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