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茹和吴妈忙乎了一下午,傍晚时分,饭菜上桌,红烛摇摇,烛光晚宴。
吴妈将红酒打开,为沈心茹和陈三爷分别斟好,恭敬退下。
陈三爷就坐在沈心茹对面,晃了晃高脚杯,泯了一口,这玩意他在法国常喝,又酸又涩,感觉不如山东老酒有劲儿,看了一眼瓶子上的标签,顺口说了一句法语:“产于法国波尔多伊甘酒庄。”
沈心茹颇为惊讶:“陈先生还懂法文?”
陈三爷一笑:“我还懂英文、日文、暹罗语,想不想听?”
沈心茹惊诧地问:“你到底做什么的?”
陈三爷以前最怕别人问职业,曾几何时,他不愿说自己是玩杂技的,太低贱了,但经历了这么风风雨雨,他洒脱了:“我啊,走遍五大洲、四大洋,环游世界,您猜我是干什么的?”
“外交参赞?”
陈三摇摇头。
“留学生?”
陈三再次摇头。
“航海家?”
“算了,你别猜了,我是玩杂技的,变魔术!跟着师父各地演出。”
本以为对方会失望,没想到沈心茹听完眼睛一亮:“真的?”
“如假包换!”
“那你表演一个给我看看!”
陈三爷一愣,呵呵一笑,拿起餐桌上的两个盖碗儿,翻扣在桌上,又从盘子中拿了两颗梅子,一个盖碗里放一个,对沈心茹说:“看好了!”
沈心茹一眼不眨地看着两个盖碗。
陈三爷拿着一根筷子指着一个盖碗,叫道:“过去!”
再把盖碗掀开时,一个盖碗空空,另一个盖碗下竟出现了两颗梅子。
“三仙归洞”是传统戏法,玩杂耍的都会玩,但“二仙归洞”一般人就玩不了了,碗越少,难度越高。
沈心茹惊得瞠目结舌:“如何做到的?”
陈三爷笑而不语,又把一颗梅子放入沈心茹的手心:“抓紧了!”
沈心茹死死抓住。
陈三爷用筷子一指沈心茹的手:“出去!”
沈心茹把手打开时,发现梅子不见了,不禁惊呼:“哪儿去了?”
陈三爷将左侧的盖碗掀开,那只梅子乖乖躺在碗下。
沈心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也太神了吧?”随即脸一红,因为刚才陈三爷将梅子放入她手心时,触碰了她的手。
陈三爷一笑:“雕虫小技,障眼法。”
“真是术业有专攻!”沈心茹忍住不赞了一句。
“下九流,不值一提!”
沈心茹登时不悦:“什么下九流?这叫艺术!没想到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这么封建!”
陈三爷一愣,心道:艺术?对,老子玩的是艺术!臻入化境,渐登仙台!我早晚让世人对这门手艺刮目相看!
多年来,陈三爷一直以这门手艺为自卑,现在却在沈心茹这里找到了共鸣,他再次打量眼前这个美丽知性的女子,不由地心头一颤,进而又想起自己的身世和现状,不免黯然神伤。
沈心茹看出他表情的变化:“你在发呆?”
陈三爷一愣:“没,没,想起了以前走南闯北的岁月。”
“你给我讲讲呗。”
陈三爷微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的气氛欢快多了,陈三爷讲述了很多当年在国外演出的经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逗得沈心茹咯咯直笑。
他唯独把自己当赌徒的这段经历略去了,这才是拿不上台面的龌龊事儿。
沈心茹也敞开心扉,告诉陈三爷,她是一名教师,在袁世凯建立的女子学校教书法。
袁世凯当年在天津搞变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条就是:男女平等。建立了女子学校,让女子读书、识字、学习手工艺。
陈三爷听罢颇感惊诧:“”这年头还有人学书法?“
沈心茹瞥了他一眼:“这年头还有人学国画呢!”
陈三爷笑道:“不是早就西学东渐了吗?大家都在倡导经世致用,如力学、电学、外文、工科?”